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山南,這片古老的土地,不僅以壯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更以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蘇發祥就打造西藏山南紅色旅游的特點及價值,以及愛國守邊的時代精神,作視頻發言。
圖為西藏山南玉麥風光 攝影:江飛波
打造西藏山南紅色旅游的特點
蘇發祥表示,西藏山南紅色旅游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歷史厚重,故事豐富。山南擁有眾多與革命歷史緊密相關的紅色景點,如勒布溝的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前線指揮所舊址、山南烈士陵園、克松村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等,這些景點不僅見證了西藏的歷史變遷,也承載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歷史故事,是開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資源。
圖為西藏山南麻麻門巴民族鄉
自然風光與紅色文化交相輝映。山南自然風光旖旎,山川壯麗,草原廣袤。將紅色旅游與自然景觀相結合,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愛國情懷。
民族特色鮮明。山南是多民族聚居地,紅色旅游中融入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元素。游客在體驗紅色文化的同時,也能領略到獨特的民族風情和傳統文化。
圖為克松村 攝影:趙耀
蘇發祥認為,打造西藏山南紅色旅游具有以下重要價值: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參觀紅色景點,了解革命歷史,游客能夠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愛國情懷,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紅色旅游的發展能夠帶動當地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繁榮,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地區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在紅色旅游的過程中,可以與當地群眾進行深入的交流,了解當地的文化風情和生活方式,從而增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
圖為張國華前線指揮部舊址
愛國守邊的時代贊歌
在談到愛國守邊時代精神時,蘇發祥深情地說:“愛國守邊,是西藏山南人民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從桑杰曲巴父女兩代人不畏艱難、放牧守邊,到今天的邊防戰士和邊境群眾堅守在祖國的邊境線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愛國情懷。”
蘇發祥強調,愛國守邊不僅是一種精神傳承,更是一種時代責任。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西藏山南的紅色旅游,正是愛國守邊時代精神的重要載體。”
圖為西藏玉麥卓嘎央宗姐妹 攝影:江飛波
蘇發祥最后說道:“通過打造紅色旅游,我們不僅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文化,更能夠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感,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山南通過大力發展紅色文化資源,力爭走在西藏紅色文化發掘保護和弘揚的前列,從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