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藏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立足實際,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發展新路,進行羊肚菌人工種植試驗,不斷探索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徑。
進入冬至,原本是冬閑的季節,這兩天在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實驗田里,工作人員們正忙著生產今年第三批羊肚菌菌種,計劃明年2月份開始種植,4、5月份就可以達到采收條件。如今,羊肚菌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農業種植品種,因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作為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備受市場青睞,更因為其生長周期較短,營養價值高,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圖為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試種的羊肚菌“六妹”菌種2024年4月下旬進入成熟采摘時期
昌都市地處橫斷山脈,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具有種植羊肚菌的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充分發揮科研單位職能,利用菌種廠項目優勢,積極開展羊肚菌種植試驗,探索建立“科研單位+企業+基地”合作生產模式。截至目前,已生產菌種“六妹”、“七妹”、“d6”、“g10”四個品種,兩批次共計12000余袋。同時,建成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卡若鎮瓦約村、埃西鄉哈拉村、俄洛鎮加林村、軍分區生產團等五個示范試驗基地共計38個溫室大棚,種植羊肚菌約20余畝。為了這些“致富寶貝”,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穿梭田間。
圖為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種的羊肚菌“七妹”菌種進入成熟采摘時期
目前,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已經從西寧引進適合高海拔種植的4個羊肚菌菌種,從明年2月份開始,在察雅、八宿、江達等地嘗試種植反季節羊肚菌,初步計劃40個大棚(約20畝)的規模。
圖為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人員為羊肚菌擺放外源營養袋,為菌絲生長補充營養
反季節栽培羊肚菌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從菌種選育到土壤改良,再到播種栽培和棚間管理,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控。昌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牛繼平說:“通過科學的方法和精細的管理,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是可以實現羊肚菌反季節栽培和收獲,我們希望通過這項技術創新幫助更多農企取得顯著經濟效益。”(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梁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