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群山環繞下的西藏山南,秋意漸濃。一座座社區村落分布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在基層黨組織用心、貼心、暖心的共建共治中,繪制出了一幅生動具體的基層治理“百花圖”。
數字平臺釋放黨群共治新能量
“這是我們的一個空間統計的功能”,乃東區澤當街道薩熱社區專職網格員拉巴頓珠一邊操作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平臺,一邊說道,“我們可以將采集到的數據,以統計結果的形式報給教育部門,教育部門就可以參考這個數據,決定在哪里選址建校,提供更好的服務。”
圖為山南市乃東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平臺。 攝影:邊子捷
據乃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靖介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平臺”是在貫徹“一網到底,一網通辦”理念下,供乃東區各部門互通共用的信息化平臺,“把這些數據掌握,可以為我們整個決策分析做很多參考。”
依托該智慧黨務平臺建設,各社區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以信息平臺為驅動,匯聚“藏源e先鋒”、智慧黨務、網格服務、流動人口管理、聯動處置等多維度模塊,實現了數據分析、民意受理、問題交辦、活動展示等多功能服務,形成“訴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提升”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
圖為專職網格員拉巴頓珠正在入戶調研以更新平臺信息。 攝影:邊子捷
在此基礎上,乃東街道貢康社區創新前端治理、建強群治力量,將10名外賣騎手納入流動網格員,通過移動端“隨手拍、隨手報”上傳至平臺的方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排查風險隱患、化解矛盾糾紛。在數字化平臺的統籌調度下,乃東區逐步走出一條以“黨建+網格化+大數據+大服務”實現基層治理“零距離”的新路徑,釋放出了黨建引領黨群共治的新能量。
文旅產業提振鄉村振興新活力
雅礱河畔,被譽為“藏戲第一村”的昌珠鎮扎西曲登社區,在黨支部的科學規劃、統籌協調下,以一曲藏腔唱出了文旅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樂章。為盤活“雅礱扎西雪巴藏戲”特色文化資源,發揮文旅優勢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扎西曲登社區黨總支發動黨員示范作用,引領群眾參與把閑置農房變民宿,把社區人居環境扮靚、扮美。“最美民宿”31號民宿戶主次仁笑著說:“開了民宿之后,經濟來源就多了一條路,壓力變小了。”據了解,目前扎西曲登社區民宿、餐飲等旅游相關產業蓬勃發展。自2020年6月起至今,接待游客8.3萬余人次,實現旅游增收708余萬元。
圖為扎西曲登社區民宿內部。 攝影:邊子捷
文化旅游振鄉村,做實做深做優旅游產業為鄉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近年來,青稞酒香縈繞的瓊結縣拉玉鄉強吉村,在農旅融合、產旅融合、文旅融合上狠下功夫,有效促進鄉村旅游全面發展。強吉村黨總支把強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強欽青稞酒釀造技藝”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逐步實現青稞酒從作坊走向產業。
酒香飄萬家,文旅促轉型。拉玉鄉黨委副書記王雪飛指向強吉林卡區域內堆放著舞臺建材的空地,介紹道:“這是我們為中秋策劃的活動現場,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舉辦了兩場類似于音樂節的活動,帶來了一波游客。”通過深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資源,強吉村黨總支著力打造出強欽莊園、強吉林卡兩處文旅融合樣板,聚焦鄉村資源的現代化轉型,發展出極具強吉特色的文旅產業,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旅游打卡。
圖為強吉林卡區域。 攝影:邊子捷
積分制度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
最近,瓊結縣瓊結鎮白日社區的商店“瓊結好物集合店”火了,琳瑯滿目明碼標“分”的商品、多價位產品區的日用百貨、正在直播的主播和熟練編織毛毯的“阿佳”……白日社區通過整合全縣“文化銀行”、特色農產品資源,搭建直播帶貨平臺,構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把商品和社區連接在一起。兼職店長達娃平措對此深有感觸:“把店建立在這里,就是讓附近的社區(居民)來縣里時,都能到這里用積分兌換商品。”白日社區以“文化銀行”積分制兌換產品作為兜底,利用群眾在“文化銀行”上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和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將“好物集合店”打造成為全瓊結縣20個村(社區)“文化銀行”積分兌換線下體驗館。
圖為“瓊結好物集合店”內的網紅直播孵化基地。 攝影:邊子捷
圖為“瓊結好物集合店”。 攝影:邊子捷
積分制促進了社區聯結和經濟消費,還推動了鄉村生態的良性治理。瓊結縣加麻鄉昌嘎村駐村工作隊的格桑多吉展示了“五門聯排”的可回收垃圾中轉站,“這些垃圾由村委會收集起來后統一送去回收,回收的資金會放在‘文化銀行’中用于購買新的積分物品。”而至于“垃圾”的來源,則依賴“綠色銀行”對村民的激勵。“包括壞的電飯煲、高壓鍋,都可以送到村委會進行統一回收。”格桑多吉介紹說,村民將分類整理好的垃圾送至“綠色銀行”,通過“兩委”班子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核定之后,可以根據《綠色銀行兌換項目表》直接兌換商品用于日常生產生活。自“綠色銀行”推行以來,昌嘎村累計兌換商品總價值6千元,讓行動變積分、積分變商品,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鄉村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圖為昌嘎村可回收垃圾中轉站。 攝影:邊子捷
鄉村治理積分制為瓊結縣喚起了一股新風。“文化銀行”助推新時代文明鄉風建設,“綠色銀行”打造生態美麗宜居環境,瓊結縣以實際行動實現了以“小積分”撬動基層“大治理”。(中國西藏網 實習記者/邊子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