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青春,該以何種方式打開?要怎樣度過才精彩?又該怎樣來記憶?一起來認識幾位西藏青年,看他們如何以青春之我,這YOUNG創業。
次仁拉貢,一位畢業于武漢大學的年輕人,創辦了西藏“阿爸啦”教育品牌。年僅27歲的他在創業這條路上已經走了5年,他希望自己永遠保持著青年人的熱情和熱愛,做自己最愛的事業,勇敢地一路走下去。
不知道你了不了解,有一條很火的進藏路線叫做“丙察察”。中間的“察”指的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察瓦龍鄉,這個地處滇藏交界處的小山村,就是我的出生地。從這里開車去云南只需要3個小時,但到察隅縣則需要8個小時,到林芝市要兩天路程。“丙察察”的“丙”就是云南省的丙中洛鄉,后面的“察”是察隅縣。
這條路以險峻、難走而聞名,深受以“挑戰”“征服”為榮的各路旅游者的喜愛,但對于我來說,這條路是回家的路。
人要往上走
我的父母是以耕農為生的農民,母親沒上過學,父親曾上到小學二年級。雖然他們沒有什么文化,但父親經常對我說“人要盡量往上走,不能往下走”,并且他一直堅定支持著子女們的求學之路,這一點對我的成長影響重大。
圖為次仁拉貢(右三)于武漢大學畢業
在鄉里唯一一所學校——察瓦龍鄉中心小學畢業后,我的初中在察隅縣中學就讀。雖然初入中學,小考成績基本上墊底,但我暗自把所有精力放在學習上,在第一次考試時考了全班第一。這給了我很大的自信,暗下決心繼續努力,因為“以后不考第一就是退步”。從此開始,初中三年都是班級第一名。這也是我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后來,我考上了安徽省銅陵市第五中學,歷史反復出演,我又是從幾乎墊底的成績努力沖到了班級第一名,通過不懈努力,最終順利考上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武漢大學。
用自己所學反哺家鄉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喜歡踏實做事又向往自由的人,在職業規劃中,考公務員并不是我的必選項,而創業,可能就是適合我的就業方式。因此,大學期間,我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和聽選修課程,培養與創業相關的能力。
圖為察瓦龍鄉公益社舉辦活動期間
在參加公益社團的過程中,我發現,因為我的家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社會公益組織到不了這里,但是我所熟知的家鄉的人們因文化程度所限,法律意識、衛生安全意識不足,需要有人給他們普及。2016年初,還在上大一的我創辦了社團——察瓦龍鄉公益社,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舉行支教活動、普法宣傳、防艾宣講、新籃球比賽等,用自己所學反哺家鄉。
公益社的創辦和活動組織,讓我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對畢業后職業的選擇有重大意義。那就是,我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教育培訓。
堅持是一份責任
2018年,大四前,我一邊面試做兼職,如饑似渴般汲取著創業的實戰經驗,一邊和同伴著手準備開辦公司。
行走在注冊公司的路上,我心中充滿了“終于可以大展宏圖”的激情。因為我和我的合伙人都是男生,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對學生認真、負責、全心全意,讓孩子們成才成功。就這樣,阿爸啦教育(全稱為“林芝市阿爸啦教育培訓有限責任公司”)創辦了。
一畢業我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最愛的事業中。時間是最好的老師,教會我更多東西。
圖為阿爸啦教育舉辦書法比賽活動現場
雖然創業的過程中有困惑和猶豫,我允許自己情緒低落,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傾訴,述說過后再去經歷風雨的洗禮,把大問題拆成小問題,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然后各個擊破。但我不允許自己放棄,我從不一邊享受創業所帶來的種種成果,一邊嫌棄創業的困難。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明白跟別人相比,所謂的“差距”不是真正的差距,而且隨著公司的發展,當很多員工把最好的年齡奉獻給這份事業,我覺得更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時,“能否堅持”就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了,變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不過是重新發出
聽聞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常會以“沒關系”“沒資源”為借口逃避困難。我明白,創業的路任重道遠,青年創業者需要快速地迭代自身能力,打破能力瓶頸期或知識盲點,我也要不斷努力且腳踏實地提高自己。
“努力”對我來說就是立身之法。我相信,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最差不過是“從頭再來、重新出發”,努力終將有回報。
2019年底,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教育培訓類行業深受影響。我也不例外,公司的教職工很多辭職了,合伙人也離開了。一時間,這樣的結果讓我很難接受。直到2020年8月后,我們慢慢從疫情影響下回暖,重新招聘、重新培訓、重新出發,并于9月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開了我們的第一家分校,同時在當年的寒假做到了最好業績。
圖為籃球培訓課上,身穿籃球服的小朋友在認真聽課
市場風云變幻,而我們要學會隨風而舞、順勢而為。2021年頒布“雙減”政策后,林芝本地的教育機構紛紛轉型,但存活下來的只有3家,其中就有我們。“阿爸啦”的工作重點從學科類培訓轉向文化藝術和體育類培訓。
圖為在藏文書法課上認真寫字的小朋友們
雖然轉型后,教職工、課程設置都有所縮減,但相應的,管理、辦公等成本縮減了很多,我們也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同時,我發現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藏文書法的學習非常受歡迎,這讓我感覺開心又自豪。
最大動力是喜歡和熱愛
回首2018年創業至今,5年的時間里,我經歷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現在,“阿爸啦”旗下有4家校區:“阿爸啦”教育3家,“阿爸啦”體育1家。我的理想是把“阿爸啦”打造成西藏知名的教育品牌,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安安穩穩發展起來,勇敢地面對困難,一路走下去。
圖為“阿爸啦”教育召開寒假班家長會現場
經常有弟弟妹妹來向我請教經驗,我通過自己的方式為他們進行一些指導和輔助,并向他們傳遞一個信息:現在考公務員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創業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我想給他們創業的信心。
尤其是如今形勢大好,鄉村振興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而大學生回鄉創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覺得青年創業者可以嘗試把自己的創業項目跟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既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又能回報家鄉,為家鄉人民創造收入或就業機會。
我從家鄉的小山村走出去,又走回來。一分分努力,一步步前進,走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之路上。我最大的動力,就是喜歡和熱愛。雖然很難很累,但是我樂在其中。我同樣也相信,會有更多的青年加入進來。(中國西藏網 策劃/吳建穎 記者/王茜 口述/次仁拉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