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內在要求,是補齊文化發展短板的重要途徑,事關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了解到,近年來,西藏公共文化服務質量不斷提升,2022年在國家組織開展的全國公共服務質量檢測中,西藏在全國31個省(區、市)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滿意度得分為82.09分,位列全國第十二名,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滿意度連續三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圖為西藏自治區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現場 攝影:趙振宇
從解決“缺不缺”“夠不夠”,到解決“好不好”“精不精”,西藏基層文化建設以質圖強,五級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據了解,西藏全區現有6272個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基本實現區、地(市)、縣(區)、鄉、村五級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有力保障了西藏各族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資料圖: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智能化蓮花書屋 攝影:趙振宇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新成立41支縣區藝術團、395支鄉鎮文藝演出隊、5492個行政村文藝演出隊,恢復153 支民間藏戲隊。截至目前,西藏全區由政府扶持組建的文藝隊伍由2012年430個快速增長至6114個,演職人員由2012年7740人快速增長至110052人。鄉鎮文化專干人數由2012年400人快速增長至如今的3400余人。僅 2023年,輔導培訓基層文藝人才達17 萬人次。西藏近10萬文藝演出人員,常年活躍在牧區、農區和城市的各個角落,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的特殊關心關懷,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科技、衛生和法律等知識,基本實現行政村、寺廟、學校全覆蓋。
資料圖:“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西藏全區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優秀節目展演 攝影:趙振宇
西藏各級公共文化機構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級公共圖書館、群藝館年均免費開放超2萬小時、開展活動2萬余場次。形成拉薩雪頓節、日喀則珠峰文化旅游節等群眾性、常態化品牌文化活動90多個。2023年西藏全區各級公共文化機構和文藝隊伍開展線上線下各類文化惠民活動12萬余場次,參與2400萬余人次。
資料圖:2023年拉薩雪頓節哲蚌寺藏戲演出 攝影:趙振宇
西藏積極探索“互聯網+”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水平,以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使公共文化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建設《西藏藏戲資源專題庫》《西藏民間舞蹈》《格薩爾史詩多媒體資源庫》等地方特色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達50部9.33TB,手機可訪問資源期刊3600余種,圖書60余萬冊,語音聽書資源1000余小時,公共數字資源4.6TB,資源年訪問量超200萬人次,進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使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文化惠民新成果。(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