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發展改革委會同區司法廳加快推進出臺《西藏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相關工作。目前,《條例(草案)》已經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一審。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對市場主體而言須臾不可缺少。在雪域高原,西藏不斷堅持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根據雪域高原的特點,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制度政策,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保障所有有能力的投資者公平地享有進入市場、開展競爭的權益,調動包括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積極性,推進資源配置向效率更高的生產部門、服務部門轉移。據了解,截止2023年10月,今年西藏全區新登記經營主體6.89萬戶,各類經營主體達到48.23萬戶,注冊資本(金)2.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5%、8.31%。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西藏在不斷探索發展過程中,找準法治領域的痛點、堵點,及時對癥下藥,有效提升了經營主體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感知度。近年來,西藏通過牢牢把握營商環境“生命線”,推進一批創新性、引領性改革,例如先后制定出臺《西藏自治區優化政務環境工作方案》《西藏自治區推進西南五省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實施方案》、穩經濟“38”條、“29條”和優化營商環境“21”條等系列方案措施,增強經營主體發展信心,讓營商環境“軟實力”成為西藏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在林芝,進入2023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林芝市稅務局持續深入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根據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事項,梳理當前納稅服務工作中的短板弱項,掌握納稅人繳費人對納稅服務及稅收工作的真實訴求和預期,通過開門納諫、實地調研、換位提建議等方法,推進納稅服務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切實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在山南,該市通過深入開展政務服務改革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扎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行聯審聯批、限時辦結、容缺受理、綠色通道等制度,有效打通服務企業發展“最后一公里”;深化“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等商事制度改革,實現異地跨?。▍^)申請“營業執照”補辦換發,打造“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的優質政務服務環境。截至2023年4月,山南市經營主體總量達到4.4萬戶,政務服務平臺累計注冊個人用戶17.8萬戶、法人用戶1.3萬戶,錄入政務服務辦件3.2萬余件,受理政務服務事項7.4萬余件,辦結率98%,形成制度化支持企業發展的態勢。
優化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深化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在雪域高原,西藏始終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準則,積極做好主動服務,建立健全主動服務機制。在實際操作中,相關部門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主動走出去,到基層、到企業、到一線;主動面對面交流,聽訴求、詢所需、問所盼,努力做出便捷優質的服務、實現公平公正的管理,在實踐中實現營商環境的轉變。據統計,西藏各類市場主體從2012年的12.44萬戶發展到2022年的43.76萬戶。
在新征程,西藏面對改革新形勢、發展新任務,主動服務努力創新,以適合市場制度建設為出發點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更加深入的行政改革和制度創新,為所有企業創造有利的經營生態環境,助力西藏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 (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