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雪域之約·同心鑄夢——‘同心·共鑄中國心’初心專場座談會暨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來自首都50余家愛心醫療機構的醫務志愿者齊聚一堂,總結健康公益經驗,交流分享內心感悟,為包括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在內的邊疆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健康民生出謀劃策。
本次座談會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指導,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主辦,活動旨在為中央統戰部“同心工程”之一的“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健康公益活動,過去十多年來在面向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開展的醫療志愿服務進行全面總結,對做出杰出貢獻的愛心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同時,以“初心”為主題,通過“雪域初心”“公益初心”“社會初心”和“未來展望”等章節展開座談,以短視頻和志愿者現場分享等環節,予以整體呈現。
圖為活動現場
“同心·共鑄中國心”組委會執行主席金大鵬在致辭中表示,過去十多年來,“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始終把健康幫扶與黨和國家對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的發展目標和相關要求相結合,先后組織了2.2萬人次的醫務志愿者,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當地各族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提升貢獻力量。
會上,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院長張明奎分享了對藏族先心病患者進行救治的經歷和感受;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助理、肝膽胰中心執行主任盧倩講述了為藏族孤兒救治肝包蟲病的經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主任李淳德對治療藏族患者脊柱側彎疾病印象深刻,希望利用“同心·共鑄中國心”平臺做更多健康幫扶;“高原唇腭裂專項救助”是“同心·共鑄中國心”近年面向青藏高原地區開展的新型救助專項,項目牽頭人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蔣海越呼吁利用平臺力量加強研究,為患者帶來身心療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醫學部主任陳韻岱講述了深入一線做篩查工作,成功救治先心病患兒的親身經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建六認為,對高原地區的健康幫扶“輸血不如造血”;北京世紀壇醫院神經內科原主任屈曉霞講述了自己長期救助因病返貧藏族患者的感人案例;新華社高級記者姚大偉也作為活動發起者和見證者講述了“同心·共鑄中國心”的發展歷程和真實案例。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同心·共鑄中國心”醫學專家主席團主席董家鴻在對整場座談會作總結發言時表示,過去十幾年來的工作成績,承載了醫務志愿者們的堅守與付出,踐行了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未來也一定會團結醫療界同仁,把健康公益活動策劃組織得更加出色,擦亮這塊金字招牌。
現場除了分享環節外,活動主辦方還向多年來持續參與健康公益,并做出突出貢獻的愛心醫療單位和醫務志愿者代表頒發了“同心公益人物獎”“同心公益先鋒獎”“同心公益踐行獎”和“同心公益組織獎”等多個獎項。作為“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健康公益活動多年來的全程贊助單位,步長制藥獲得“公益愛心貢獻獎”。
圖為活動頒獎環節
圖為活動頒獎環節
據介紹,“同心·共鑄中國心”活動自2008年發起,2011年被中央統戰部正式納入“同心工程”,于2013年獲得中國慈善領域政府最高獎——中華慈善獎。截至目前,活動已遍布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14個地市州的60余個區縣,來自首都及全國多家醫療單位的2.2萬人次的醫務人員,以醫務志愿者身份累計為50多萬人次的青藏高原地區各族同胞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志愿服務,救治救助肝包蟲、腦癱、大骨節、白內障等疾病患者近萬名,為近3000名先心病患兒提供免費治療,捐贈藥品和資金超過3億元,連續多年堅持把黨中央的關心,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愛心,送到邊疆民族地區。(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