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8月23日,西藏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召開,新聞發言人就西藏人工影響天氣的發展現狀以及推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作介紹。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和中國氣象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西藏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進入發展最快、服務最廣、效益最突出的階段,服務領域由抗旱防雹減災向服務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水安全等多領域發展,人工影響天氣事業成效顯著。
“十三五”以來,西藏人工影響天氣基礎能力建設總投資9296.49萬元,完成了西藏人影作業“一體系四基地”建設。截至目前,西藏布設了人影作業點223個。其中,固定作業站點171個、移動作業站點52個,建設新型煙爐作業點7個。目前,作業點標準化率達86.85%。建設智能化、一體化人影綜合業務平臺,形成了區地縣鄉村五級作業指揮體系。
聚焦西藏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重大戰略,積極開展農區防雹、抗旱增雨和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雪)作業。目前,西藏人影防雹保護農田面積超過330萬畝,有效保障了西藏主要糧食作物安全。年均開展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雪)作業15次以上,助力拉薩南(北)山綠化、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和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作,年累計增加有效降水3360多萬噸,直接經濟效益9700多萬元。
針對西藏山火頻發的特情,及時提供人工增雨(雪)服務。2015年以來,在林芝、山南、日喀則、昌都等地成功開展森林滅火人工增雨(雪)作業30余次。另外,緊盯“區之要事”,近年來先后開展了各類重大慶典、賽事和藏博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工作。
據了解,西藏自治區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西藏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25年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60萬平方公里的發展目標。
下一步,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將牢牢把握人影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加快推動人工影響天氣轉型發展,加快人影裝備和業務體系現代化建設,加快完善人影工作屬地管理和合作機制。(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