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凝聚著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雪域高原上的群眾生活怎么樣?記者的筆下和鏡頭有答案,一點一滴見證著廣大干部群眾正在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團結奮斗。
從昔日交通不便的閉塞小山村,到西藏自治區確定的首批20個特色小城鎮之一,昌都市曲孜卡鄉這些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依托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曲孜卡鄉積極發展文化旅游事業,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讓老百姓們在家門口就吃到了“旅游飯”。
以前,拉措家里的生活來源主要靠售賣自家種的蘋果、核桃等,每年只有3萬元左右收入。2018年起,在政府的指導下,在家人的支持下,拉措貸款蓋了新房,開起了農家樂。“比以前賣水果掙得多!” 拉措笑著說,“現在靠農家樂的經營,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穩定,兒女上學不需要擔心。曾經一天收入達到上萬元,一年收入十萬左右。”
農家樂院子里,蕩起的秋千上孩童的笑聲依然清脆悅耳,干完農活的拉措走進廚房,投入晚餐的準備工作。用自己雙手創造自己的幸福,每天的忙碌讓她干勁兒十足。“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說,她的生活更有奔頭了。
曲孜卡鄉達許村平坦的柏油路旁,有個小小快遞收發站,二十多平的房間里,貨架上和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以前拿快遞還要坐100多公里的車去縣里,現在直接送到村里。”對于當地群眾來說,在家門口取快遞,大大方便了生活,減少了網購的顧慮,而且也提供了一些就業機會。
斯郎擁珍就是其中一人,除了經營自家的燒烤店、飾品店,在快遞站兼職,能讓自己每月多收入3000元。兼顧工作、生意和家庭,忙碌的她感覺身上的擔子不輕,但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因為她相信,只要勤快,一家人的日子肯定越過越好,越過越美。
在采訪中,記者不止一次聽到大家說,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越變越美的鄉村環境是見證,越來越鼓的錢袋子是見證,群眾臉上越來越多滿足的笑容也是見證。如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鄉親們的干勁更足了,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將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報告中關于未來的描繪,讓大家相信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定會實現新進步,老百姓日子一定會更甜美。(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茜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