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當前,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之中。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綠色生活方式也越來越重要。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是現代化中國的新“名片”。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推廣綠色的生活方式、培養簡約適度的消費行為,杜絕浪費、節能環保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近年來,我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在后疫情時代,積極響應黨的政策,挖掘更多創新解決方案。面對廣大民眾消費行為、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市場不斷增長的環保低碳壓力,更需要全方位鏈接消費者,踐行低碳消費。為了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國制定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為重點,引導綠色消費,推廣綠色產品;推進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增加綠色產品供給;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支持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發展。“綠色”行動,已經全面展開。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綠色行動的踐行者、推動者,綠色低碳的新生活新風尚新理念正加速成型。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既需要全體民眾增進使命擔當和行為自覺,同時也離不開低碳生活知識的廣泛普及和相應產品的有效供給,為綠色低碳生活提供條件、創造便利,引導大家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綠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自身減碳,是每個人綠色行動的起點。在生活、工作、學習中,要時刻保持清醒認識,有效減少碳排放。例如,合理飲食, 減少糧食浪費,盡量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少買不必要的衣服, 捐獻舊衣物;選用節能電器, 隨手關燈、關空調,盡量多在戶外運動,減少家里電器的使用率;節約用紙, 用布袋替代塑料袋;多選擇自行車、公交車或步行,少乘出租車, 私家車;分類投放垃圾, 廢物轉化資源;不吃不用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制品……只有全民共同努力,中國的天空才能更藍、河水更清、高山更綠、環境更優美。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綠色”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為了子子孫孫的安居樂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體國人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齊心合力建設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美麗中國。(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