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向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習近平指出,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
“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探究中國共產黨如何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須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著眼。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之一就是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和人民事業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百年來,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以自強不息的奮斗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人類重大問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成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過28年浴血奮斗,黨領導人民,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積極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也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其中,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關鍵所在。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定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尊嚴,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事業、新獨立國家建設事業和各國人民正義斗爭,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黨審時度勢調整外交戰略,推動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打開對外工作新局面,推動形成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黨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作出中國永遠不稱霸的莊嚴承諾,贏得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尊重和贊譽。其中,包括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的民族解放斗爭和巴勒斯坦恢復民族權利的正義斗爭;安哥拉、幾內亞比紹、南非等非洲國家反帝、反殖和反種族主義的斗爭……中國都給予了支持。同時,中國還對發展中國家給予了大量無償經濟援助,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贏得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認同,并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科學判斷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黨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調整同主要大國的關系,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深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友好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系新格局。黨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定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促進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其中,黨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對外開放為中國帶來了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轉變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創造熱情,顯著提升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水平。中國在發展自己的同時貢獻世界、造福世界,中國的開放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廣闊市場;中國開展對外投資合作,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和就業;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推動全球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中國出口產品品質優良,滿足了國際市場需求;中國人足跡遍布全球,促進了中外交流互鑒。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
黨把握新時代外交工作大局,緊扣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進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我們運籌大國關系,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穩定周邊戰略依托,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整體合作機制實現全覆蓋。黨同世界上5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經常性聯系,深化政黨交流合作。適應“走出去”日益擴大的新形勢,不斷完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有力應對了一系列海外利益風險挑戰。
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我國建設性參與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決,在氣候變化、減貧、反恐、網絡安全和維護地區安全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我國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眾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物資援助、醫療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十個堅持”其中之一就是堅持胸懷天下。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只要我們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不依附別人,不掠奪別人,永遠不稱霸,就一定能夠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前途前進。(中國西藏網 文/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