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19日上午在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會的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向出席大會的各界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
習近平在賀信中強調,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互聯網內容建設,弘揚新風正氣,深化網絡生態治理,網絡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要堅持發展和治理相統一、網上和網下相融合,廣泛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擔當責任,網絡平臺、社會組織、廣大網民等要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的產生與發展而出現的文明形態,被稱作網絡文明,它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各個領域的不斷創新,社會早已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與餐飲、網絡與醫療、網絡與旅游、網絡與娛樂……可以說當今的社會離不開網絡。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11億,較2020年12月新增網民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其中,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10.0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6%。
當下,全民上網、人人皆是自媒體已經成為事實。其中,各種網絡亂象也是越來越多。只需一部手機,人們就可以在抖音、頭條、微博等軟件網上沖浪,漸漸地網絡開始變得烏煙瘴氣。傳播謠言、散布虛假信息,發布各種垃圾郵件,進行網絡侮辱謾罵,組織網絡電信詐騙,傳播暴力低俗內容……日益猖獗的網絡不文明行為,影響著社會的各個階層。
有鑒于此,中國政府積極開展了行之有效的清掃活動。從“清朗”專項行動在全網開展“大掃除”;到“護苗”專項行動堅決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內容;再到“凈網”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2018年8月,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上線。這個平臺由多部委指導、地方和主要網站參與、權威專家支持、群眾舉報監督的網絡聯動辟謠機制,已經成為我國互聯網辟謠的主陣地。
今年9月,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文明網、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和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聯合發布《“抵制網絡謠言 共建網絡文明”倡議書》,倡導全社會共管共治網絡謠言,共建共享網絡文明。
網絡是現實生活的延展,屬于公共空間范疇,特別需要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我國網絡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日益完善,法治根基不斷夯實。例如,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陸續出臺;同時,《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印發,進一步明確了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另外,制定發布《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網絡治理系列政策法規,都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形成了良好效果,為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中國在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后,正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在這個重要時刻,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中國西藏網 文/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