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走出苦難、中國人民實現解放,有賴于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必須加快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鮮明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九個必須”的根本要求,強調“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強調“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這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國強軍的高遠謀劃和戰略睿智。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爭的偉力,來源于人民的偉大力量。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于人民。”這闡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體現了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軍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完全徹底為人民奮斗。
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歷史一次次證明,有了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從南昌起義的一聲槍響,到井岡山上的紅旗漫卷;從萬里長征的艱難跋涉,到抗日戰爭的抵御外侮;從解放全國的南征北戰,到抗美援朝的保家衛國;從保衛和平的維和撤僑,到遠海大洋的實戰實訓……千千萬萬革命將士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在挫折中愈加奮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鑄就了拖不垮、打不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鋼鐵雄師。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軍事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增強人才培養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持把人才作為實現強軍偉業的重要支撐,以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為牽引,努力構建與使命任務相適應、與聯合作戰需求相銜接、與體制改革相契合的現代化軍事人才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人才強軍戰略,深刻闡述人才強軍的重大意義、根本舉措、著力重點和發展路徑,為加強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大勢所趨、大義所在;不動如山,動如雷霆。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人民軍隊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忠實履行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自覺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
在強軍征程上勇攀高峰,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把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我們要把對黨的忠誠轉化為奮力拼搏的強大動力,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必將強化使命擔當、保持高度戒備,確保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中國西藏網 文/葉婉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