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國大家庭里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
70年間,西藏稅收發展與經濟同頻共振,收入規模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收入質量持續邁上新臺階,在參與國家治理、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西藏自治區涉稅市場主體達到25.80萬戶,相比有歷史記載數據的1983年增長42.73倍;2005年至2020年,西藏稅務部門共計為納稅人減免稅費1150.88億元……數據記錄著變化,也折射出西藏經濟社會的滄桑巨變。
經濟稅收規模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
和平解放前,西藏社會生產水平極其低下,經濟處于崩潰邊緣。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始終貫穿發展主旨,農牧業、工業、商貿物流等行業獲得長足發展。西藏自治區生產總值從1951年的1.29億元躍升至1902.7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了321.5倍,經濟總量不斷取得可喜成績。2021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區生產總值達到926.05億元,同比增長9.1%。
圖為1951—2021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走勢(億元)
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國家稅務總局的堅強領導下,西藏自治區稅務系統依法組織稅收收入,稅收收入規模逐年不斷擴大。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稅收收入增長較快,1961年至1969年,國家采取了一些稅收調整措施,稅收收入規模相對穩定。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藏自治區與全國同步對稅收制度進行了全面改革和完善,先后實行了“利改稅”、工商稅制全面改革,稅收收入隨經濟發展持續增長。
進入21世紀,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稅收收入規模連續跨上新臺階。2012年,稅收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50.85億元。
進入新時代,西藏自治區稅務系統不斷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西藏社會長治久安提供了強力保障。2013年至2018年,西藏自治區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規模從2013年的144.43億元擴大到2018年的396.46億元,年均增長22.38%。
2019年,西藏自治區與全國同步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2019年至2020年,西藏自治區稅收收入的降低換來減稅效應的不斷釋放,兩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111.23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7.55億元,新增降費33.68億元。
圖為 2013—2020年西藏稅收收入規模(億元)
稅收收入質量不斷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陸續落實一系列完善稅制和稅收優惠政策的辦法與措施。以所得稅和貨物勞務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促進各級次稅收收入均實現大幅度增長,稅收為中央和地方財政籌集資金能力持續提升,財力保障作用更加凸顯。
和平解放70年間,西藏自治區市場主體從幾乎為零到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截至2021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區涉稅市場主體達到25.80萬戶,相比1983年和1994年分別增長了42.73倍、12.23倍。稅務部門通過一系列務實服務舉措,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不斷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市場主體活力加速釋放。
減稅降費持續引鳳筑巢,企業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2005年至2020年,西藏自治區稅務部門共計為納稅人減免稅費1150.88億元,年均增速達到52.27%。減稅降費在紓解企業困難、改善生存環境和激發市場活力方面持續發揮動能,進而培育市場發展后勁,促進西藏自治區經濟趨穩向好運行。
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社會生產力整體水平,從而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重大促進作用。自2001年稅務部門分產業結構統計稅收收入以來的數據顯示,隨著全國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推進,西藏自治區經濟中第三產業的貢獻不斷提升,帶動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
圖為2001—2020年西藏稅收收入分產業比重(%)
所得稅、財產行為稅占比逐步提高,稅收結構持續優化。1994年,西藏自治區建立起與全國保持框架一致的稅收制度。貨物和勞務稅是西藏自治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1994年稅制改革后,貨物和勞務稅占稅收收入總額的比重逐步提高到70%。進入新時代,隨著企業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作為直接稅主體的所得稅占比穩步上升,稅收結構持續優化。
70年間,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為實現西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入了強勁動力。70年的稅收數據,折射出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矚目成就,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顯,為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積極貢獻。(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媛媛 圖表由國家稅務總局西藏自治區稅務局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