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以來,城鄉建設今非昔比,實現了跨越上千年的歷史巨變,成為展示社會主義新西藏改革發展穩定成果的重要窗口,成為美麗西藏、幸福西藏、和諧西藏的靚麗名片。8月12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回顧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歷程。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攝影:王佳豪
住房是重大的民生,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據介紹,1952年以前,西藏全區城鎮住房面積不足30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不足3平方米,90%以上的群眾沒有自己的住房。到2020年底,城鎮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到32.37平方米,增長近11倍,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到41.15平方米,實現從無到有。
圖為西藏阿里地區甲崗村現貌 攝影:趙耀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萬人以上城鎮只有拉薩,城鎮總面積不足10平方公里,城鎮人口只有7萬人,城市功能十分單一、基礎設施極端落后。和平解放后,西藏城鎮建設開始起步,建設了一批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改革開放以后西藏城市建設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春天,城鎮市政道路、供排水等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功能不斷完善,城鎮面貌煥然一新。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間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截至2020年底,西藏自治區地級市增加到6個,城鎮數量達到146個,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326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為130.34萬人,城鎮化率為35.73%,拉薩、那曲、阿里獅泉河鎮和14個縣城實現集中供暖。
圖為拉薩市老城區現貌 攝影:王佳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截止2020年底,西藏自治區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6.28%,縣級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8.06%;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63%,縣級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7.34%。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為6431.26公頃,綠地率達到35.33%,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的行政村比例達92.1%。
圖為昌都夜景 攝影:王佳豪
據了解,2016年至2019年,西藏自治區住建行業積極爭取落實中央、自治區補助資金10.35億元,改造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危房4.36萬戶,全面消除西藏4類重點對象貧困戶既有住房安全隱患。2020年至2021年度,共計下達中央補助資金6.3億元,實施農村動態新增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工作,落實脫貧攻堅“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截至2020年底,西藏自治區各類建筑業企業已達2468家,農牧民建筑施工隊伍發展到2004家,建筑業從業人數達到43.3萬人,占全區農牧區總人口的18%。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建筑行業產值累計達到947.18億元,累計完成建筑業增加值2271.08億元,各年度建筑業增加值占全區GDP比重均在25%以上,為帶動農牧民轉移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佳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