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4月24日,2021年全國大骨節病防治工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醫療衛生界、民族學、人類學界、藏學界的專家學者,以及媒體記者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圖為研討會現場 攝影:楊月云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立足各自研究領域,圍繞大骨節病防治的歷史現狀、進展成效、未來規劃等,介紹情況、交流經驗、分享感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關節病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呂厚山教授在致辭中說,醫療工作者利用工作業余時間,為西藏的大骨節病患者治療、診斷、調查,帶去了黨和各級政府對群眾的關心。這件事有利于病人,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對地方病的認識和進一步開展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在講話中說,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多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全國連續兩年無新發兒童大骨節病的病例,實現了以村為單位的檢測全覆蓋。379個大骨節病病區縣全部達到消除標準,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和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堅定了健康的基礎。
李斌說,在長期與大骨節病戰斗的歷史進程中,有很多無私奉獻的一線防治工作者,目前還有17萬余名大骨節病的現癥患者,防治任務仍非常艱巨。希望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動員各方面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推進新時期大骨節病防治工作。
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夏剛介紹了西藏大骨節病防治情況。夏剛說,西藏生存條件相對比較艱苦,1999年,國家派專家組調研后,證實大骨節病在西藏流行歷史長、病情嚴重程度可能居全國之首。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艱苦努力,西藏的大骨節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兒童新發病例,現存的幾千病人都是歷史病例。后續將從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目標管理、推進藥物救助、強化能力建設等幾個方面著手,在今后工作中協同努力,為建設健康和諧美麗的西藏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從社會科學角度談了大骨節病防治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維護民族團結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王延中說,對大骨節病進行有效的干預和防治,對修復、解放生產力,促進群眾增收、提高生活質量等,起到了看得見的成效。醫務人員不只是救死扶傷,體現的是國家的溫暖。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洛隆縣人民政府縣長群澤巴登介紹了洛隆縣大骨節病綜合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群澤巴登說,2015年以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林劍浩教授多次組織北大關節病研究所、北京厚愛關節健康公益基金會在洛隆縣開展大骨節病流調篩查、防治知識宣傳、防治措施培訓等工作。2017年以來,又與洛隆縣簽訂了為期五年對口支援合作協議,目前累計義診病人5500余次,開展業務培訓130余人次。有的患者曾經是家里的負擔,接受治療后,擺脫了病痛,也擺脫了貧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孫殿軍詳細介紹了大骨節病的病區分布和醫學界對其致病成因的研究歷程。孫殿軍說,“十四五”期間,大骨節病重點防治任務在以下幾方面:持續落實綜合防控措施,鞏固防治成果;加強大骨節病現癥患者治療和社區管理;加強檢測工作,開展消除評估;開展現癥病人綜合幫扶;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開展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
北京大學關節病研究所主任醫師、教授林劍浩介紹了他和團隊在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和北京厚愛關節健康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在西藏昌都的幾個縣實地診療大骨節病患者的情況。林劍浩說,醫療資源應該下沉到最基層,對于當地醫生的培訓,可以采取馬上就能用、讓老百姓能夠直接受益的技術。林劍浩建議,修訂診斷標準讓基層醫生更有可操作性;制定臨床指南;普查現癥病情況,做到愿治盡治;聯合開展病因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宇從社會科學研究角度出發,談了他的感受。姚宇說,走訪時,病患臉上的愁容給我們很大的壓力。特別是邊遠地區的防治工作,需要社會工作者積極參與,也期待5G、機器人智能技術,為診療提供高水平服務。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班班多杰作為活動的參與者,分享了他的感受。班班多杰說,最近幾年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厚愛關節健康公益基金會,帶著善良的心和精湛的醫術二十多次往返西藏,對當地大骨節病進行篩查、治療,實屬不易。西藏骨關節病治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要追溯過去,總結現在,展望未來。在西藏開展醫療救助,和經濟發展、穩定安全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建議把西藏的骨關節病治療納入醫療援藏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在會議總結中說,救治病患,預防控制增量,也要救助、減少存量,臨床專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也要把地方的醫療力量培養起來。
通過研討會上各位專家的發言,記者了解到,在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大骨節病非常重視,循著發病地區追蹤病患情況,追本溯源,研究有效的防治對策。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陸續取得了很多關鍵性的成果,隨著社會發展也在不斷調整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由專業醫療團隊與社會公益組織合作開展醫療救治,幫助大骨節病患者擺脫病痛,改善的不僅僅是身體機能,更重要的是煥新病患的精神面貌,提升其對人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西藏網 記者/楊月云)
背景資料:
大骨節病是一種地方性、多發性、變形性骨關節病,主要在兒童、少年時期發病。患者輕則四肢關節疼痛、關節畸形,重則喪失勞動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如不介入治療,有可能伴隨終身(有輕微病例自愈的情況)。
大骨節病在我國目前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四川、西藏、陜西、甘肅及青海13個省區的山區和半山區,在西藏昌都局地發病率較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