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它既是對修路致富實踐的認可,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雪域高原,這句話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含義。
長期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期間,西藏的公路交通建設特別是鄉村公路建設有了快速的發展。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對農村公路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寄予殷切期望。雪域高原之上,農牧民在家門口就找到了“致富路”。
據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報道,在國道561線當雄縣寧中鄉經旁多鄉至林周縣松盤鄉段公路改造工程項目現場,有很多當地農牧民參與建設。據了解,該項目自2019年5月開工以來,累計吸納當地農牧民450余人就業,為當地農牧民創收300余萬元;同時租用車輛機械260余臺,為當地農牧民增收1900余萬元。
圖為農牧民機械操作員次旺在駕駛裝載機 圖片來源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網站
次旺是西藏拉薩市林周縣的農牧民。經過一年的業務培訓,次旺在這個項目工作已經快兩年了,目前擔任項目上的裝載機機械操作員。據次旺自己介紹,“以前自己只能在附近打零工生活,但現在來到當林項目上學會操作施工機械后,不用再為了生計到處奔波,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也有了不錯的收入,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在家門口參與建設交通項目,使得農牧民不但有了一技之長,還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家庭生活質量也有了提升。
據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西藏全區公路項目共吸納轉移就業的農牧民群眾超過7.4萬人,為農牧民增加勞務收入5.3億元,增加自有機械租賃收入8.9億元,超額完成西藏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據悉,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引導、吸納農牧民群眾直接參與公路工程建設,并明確規定對政府投資400萬元以下、農牧民施工企業(隊)可承建的項目,全部交由農牧民施工企業(隊)實施,并確保施工人員中西藏自治區農牧民人數占80%以上,各級交通施工企業一律不得截留用工指標。
在政策上,按照“就近就便,不出村組”的原則,方便農牧民就業。西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西藏自治區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案》,將財政補助資金總額由原來的2.3億元提高到5.3億元,農村公路公益性養護崗位由原來的1.1萬個增加至2.2萬個。
西藏農牧民“家門口的致富路”打通的同時,也打開了農牧民幸福生活的大門。勞動創造了財富和幸福。(中國西藏網 綜合/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