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新。2021年開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持續發布執紀審查、黨紀政務處分、判決等信息,涉及全國多名領導干部,釋放出“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的強勁信號。
在公布的信息中,既有黨的十八大之后,不收斂、不收手、頂風作案的典型,比如:目無法紀,極其貪婪,受賄、貪污共計折合人民幣17.88億余元,一審被判死刑的華融公司原董事長賴小民;
也有即便已辭職多年,但仍被查處的典型,比如:貪慕虛榮、甘愿被圍獵、奉行潛規則,利用職務便利受賄,為他人謀取利益,獲刑11年的浙江省原臨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竑;
還有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尹集鎮鐵寨衛生院院長李增良辦公用房超出規定8.92平方米的“微腐敗”案例;
更有遼寧、北京、新疆、湖北、湖南、黑龍江等地疫情防控問責情況匯總,體現出對違反疫情防控紀律、不擔當不作為、失職瀆職等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堅決態度。
這些案例的公布表明,我們黨反腐肅紀查處越來越嚴,執紀力度越來越大,那些認為反腐敗可以“歇一歇”“等一等”的幻想應該徹底打消了。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從嚴治黨的歷史。1932年5月9日,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謝步升經審判后在江西瑞金被執行槍決,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同時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反腐第一槍。自此,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與貪污腐化作斗爭作為天職。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強調的,“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打鐵還需自身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文章披露的數據,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3.3萬件,立案審查中管干部414人、廳局級干部1.8萬人、縣處級干部13.7萬人,“天網行動”開展以來共追回外逃人員7242人。在高壓震懾、嚴密監督、政策感召、教育引導下,黨的十九大后共有1.5萬人主動投案,彰顯了我們黨自我凈化機制的強大力量。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正是由于堅持以正風肅紀反腐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堅決懲治腐敗、糾治不正之風,堅決清除影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的各項制度,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中國實現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既要充滿信心,也要居安思危。
必須認識到,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戰略部署,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對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了新的要求。
只有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加強政治監督,強化對公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才能為落實“十四五”規劃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風清氣正踏上新征程。(中國西藏網 圖、文/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