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清明祭憶:青山處處埋忠骨 一腔熱血灑高原

      ——緬懷為西藏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奮斗犧牲的先烈

      發布時間: 2018-04-04 13:35: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青山隱隱,芳草萋萋,又到一年清明節。在這個中國人紀念逝者的傳統節日里,我們致敬那些在各個歷史時期為西藏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奮斗犧牲的革命先烈。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舍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斗。在新時代,我們緬懷英雄是為了從英雄的艱苦奮斗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民族大團結的精神、無私無畏的精神中汲取繼續偉大征程的力量。“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先烈英魂,信仰之光,永守祖國邊疆。

        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1950年1月初,中共中央根據當時解放西藏的形勢需要,作出了進軍西藏的決策,以西南軍區所轄第十八軍為主,組建了進藏部隊。此時,十八軍剛參加完成都戰役,飽受多年戰爭之苦的戰士們,本以為可以在富足的川南地區安家,過上安寧的日子。但一紙軍令,他們就要向高寒缺氧、環境惡劣的西藏高原進軍。在這種背景下,面對這樣艱巨的任務,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僅用了“堅決服從命令”幾個字,就帶領十八軍,扛起了人類歷史上極富歷史意義的使命。

        在籌備進軍西藏之時,軍長張國華年僅3歲的女兒難難病重正在搶救,還在參加進藏動員大會。他說:“3萬多人馬上就要進藏了,百事都得有個輕重,今天的這個會,我當軍長的能離開嗎?” 開完會議,張國華急忙趕到醫院,可惜還是沒能見到女兒難難的最后一面。難難,成了這次征途獻出的第一個生命。

        在張國華小女兒張小康的回憶錄《雪域長歌》中,這樣描述道,張國華將軍“背女出征進藏”,并答應讓女兒“去看火焰山、孫悟空”已成為終生遺憾。很多人后來慨嘆道,完成和平解放西藏、平息武裝叛亂、領導了自衛反擊戰的“佛光將軍”張國華,給雪域人民帶去了光明,卻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女兒。

        川藏線2400多公里,途經十幾座4500米以上的雪山,大小冰河幾十條,嚴酷缺氧的自然環境挑戰著人類的生存極限。十八軍在張國華的帶領下,破冰踏雪,最終將“五星紅旗插到世界屋頂喜瑪拉雅山,讓幸福之花開遍西藏”。

        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間正道是滄桑。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稞酒 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一首天路,把時光拉回了建設西藏的年代。60多年前,為了推動西藏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眾和技術工人組成了11萬筑路大軍,在世界屋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修建川藏、青藏公路。60多年來,為了修路、養路,3000多名英烈捐軀高原。

        曾經,在西藏日喀則樟木鎮有這樣一位藏族老阿媽次仁曲珍,四十多年時間里,風雨無阻地每天在自家院子里升掛國旗。1965年,解放軍官兵翻雪山、架鐵索,吊在懸崖絕壁上一鍬一鎬將公路修到了樟木。世代生活在深山中的她,終于有機會坐著汽車走出大山了。但這條只有38公里的公路,卻犧牲了87名筑路烈士。

        老阿媽第一次見到五星紅旗是在解放軍修路的地方。此后,一面紅旗、一盞酥油燈,成為老阿媽對修路英雄們的紀念。她對國旗的熱愛勝過自己的生命,每逢刮風下雨,她都會把國旗收好。一次暴雨來襲,刮跑了國旗,老阿媽立刻沖出院子,順著風到處找。在暴雨泥濘中,走了兩個多小時,好不容易找到了。她回家,一針一線地縫補好國旗,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五星紅旗依舊在風中飄揚了起來。1997年,老阿媽住進了新房,當被問道還有什么需要時,她只要了一面國旗。2013年,老阿媽走了,人們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了幾十面國旗。

        那些為“兩路”修建獻出生命的人走了,老阿媽也走了,但他們的精神卻化為了不朽的雪蓮,傲雪迎霜地盛開在雪域高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正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為雪域高原工作奮斗的人,才有了西藏今日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有了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西藏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巔。

        青山處處埋忠骨 一腔熱血灑高原

        在西藏改革發展事業剛剛起步時,有這樣一位時代英雄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孔繁森,1979年來到西藏阿里,此后十余載,最終用生命將名字深深鐫刻在岡底斯山腳下。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孔繁森離開山東老家的時候,母親年邁多病。道別時,他用手輕輕梳理著母親那稀疏的白發,然后貼在老人的耳朵旁,聲音顫抖地說:

        “娘,兒又要出遠門了,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要翻好幾座山,過好多條河。”

        “不去不行嗎?”年邁的母親撫摸著他的頭舍不得地問。

        “不行啊,娘,咱是黨的人。”孔繁森的聲音哽咽了。

        “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誤了不行。多帶些衣服、干糧,路上可別喝冷水……”

        想到也許這是同年邁多病的老母親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情,“撲通”跪在母親面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娘,您要多保重!”說完,流著眼淚給母親深深磕了一個頭。

        來到阿里,孔繁森風塵仆仆的就開始投入工作。為了尋找發展優勢,阿里有106個鄉,他跑了98個,行程8萬多公里。雖然是地委書記,但在調研過程中,他餓了,吃的是風干肉;渴了,喝的是雪山水。在充分調查研究后,孔繁森最終得出阿里發展的六大優勢:畜產品優勢、礦產品優勢、旅游優勢、邊貿優勢、政策優勢、人口少的優勢。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但現在看來,這些經濟發展思路大部分依然適合阿里地區。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駐藏部隊、地方援藏干部與西藏各族人民群眾一道,在解放西藏和建設西藏的偉大歷程中團結奮斗,留下的感人事跡多不勝數。玉麥守邊人桑杰曲巴、21歲為搜救在地震中走失兒童而犧牲的樟木派出所戰士王磊、“雪域高原好軍醫”李素芝、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的山南市扎囊縣副縣長慕育軍、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鐘揚教授、全國模范檢察官、援藏干部周會明……他們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一次又一次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撫今追昔,我們今天深切緬懷他們——為西藏和平解放、繁榮發展奉獻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國西藏網 文/宋家麗)

      (責編: 于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婷婷亚洲| 又大又硬又黄的免费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人的视频www免费|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免费大学生国产在线观看p|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明星换脸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性芭蕾k8经典|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尺度电影|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337p欧美日本超大胆艺术裸| 女人是男人未来1分50秒|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亚洲国产香蕉视频欧美| 男女xx00动态图120秒| 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 韩国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小时代1免费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视频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同性| 俄罗斯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看欧美日韩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