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文脈華章|中醫國粹 根深葉茂

      發布時間: 2024-06-19 02:33:00 來源: 央視網

        編者按: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呈現出新氣象、開創了新局面。一個個文化遺產從傳統到現代,連接歷史與未來,成為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生動文化名片。央視網《聯播+》欄目特推出“薪火相傳”系列策劃,從文化傳承中感受中華文脈底蘊。

        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株小草造福世界。

        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原創的醫學科學,是一門關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藝術的學問,被古人稱為“生生之學”。

        河南南陽是醫圣張仲景故里、中醫祖庭醫圣祠所在地、中醫藥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推開醫圣祠大門,古碑列道,殿閣儼然。綠樹蔥蘢中,矗立著扁鵲、華佗、孫思邈等歷代名醫塑像。眾多名家題寫的碑刻、匾額、楹聯與古樸的建筑群,共同構成了醫圣祠獨特的中醫文化遺存和人文景觀。

        對于中醫藥學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切。

        2021年5月12日,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調研。他首先來到醫圣祠,了解張仲景生平及其對中醫藥發展作出的貢獻。

      2021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市考察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醫圣祠。

        2021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醫圣祠。

        “他仔細閱讀張仲景的傷寒論藥方,還對一個東漢針灸陶人注視良久。”張仲景博物館副館長楊磊回憶。

        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燮理調平的“中和觀”、養生防病的“未病觀”。它植根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天地人和、和而不同、仁者愛人、以人為本等中華文化精髓。

        考察醫圣祠時,總書記說:“過去,中華民族幾千年都是靠中醫藥治病救人。特別是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傳染病之后,我們對中醫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

        早在2010年,出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時,習近平就曾以文明視角評價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在江西江中藥谷制造基地,總書記拿起一個個藥品、保健品和食品,詢問質量安全、市場、價格等情況,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

        在廣東珠海橫琴新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總書記走進車間,察看中藥制品生產流程,叮囑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

        在總書記眼中,中醫藥學不僅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珍貴遺產,更是造福人民的寶貴資源。他之所以重視中醫藥學,就是為了讓傳承千年的“岐黃之術”在護佑全民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也是為了守住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根脈。

        保留中醫藥學火種,擦亮中醫藥學的金字招牌,總書記多次為新時代中醫藥學發展“把脈”。

        “既用好現代評價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幾千年的經驗,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療效”“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總書記的指引飽含傳承與創新的辯證法。

        沒有傳承,創新就失去根基;沒有創新,傳承就失去價值。科學科技賦能,新時代的今天,古老的中醫藥學歷久彌新。

       2024年5月6日,在江蘇南通如皋市城南街道桃北村衛生室里的“中醫閣”內,當地村民正在接受艾灸和推拿等中醫診療。

        2024年5月6日,在江蘇南通如皋市城南街道桃北村衛生室里的“中醫閣”內,當地村民正在接受艾灸和推拿等中醫診療。

        一中醫、一脈枕、一根針,望聞問切、拔罐針灸,這是人們對中醫藥學的傳統印象。如今,古老的中醫藥學已與新技術深度融合,不僅望聞問切上了“云端”,丸散膏丹也實現了智能制造。

        新時代以來,中醫藥領域獲得國家科技獎勵超50項,中醫藥科技創新日新月異。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對于中醫藥人才的培養,總書記強調,要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此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總書記在越南《人民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給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賀信里、發表2016年新年賀詞時,均提到屠呦呦。

        他稱贊“以屠呦呦研究員為代表的一代代中醫人才,辛勤耕耘,屢建功勛,為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先后組織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構建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

        岐黃工程實施以來,截至2022年6月,我國已遴選培養岐黃學者149名、青年岐黃學者100名、中醫臨床優秀人才797名、中醫藥骨干人才1萬余名……一支由國醫大師、各級名中醫、中醫骨干和中醫執業人員組成的中醫藥人才隊伍日益壯大。

      2023年4月19日,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醫務工作者為燕山大學外國留學生講解中醫經絡知識。

        2023年4月19日,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醫務工作者為燕山大學外國留學生講解中醫經絡知識。

        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世界196個國家和地區,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了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全球接受過中醫藥相關治療的人數已超過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顯示,中醫藥已超過武術和飲食,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

        從“中華瑰寶”到濟世良方,中醫藥學傳承千年智慧,根深葉茂。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策 劃丨李珊珊

        編 輯丨李珊珊

        AI瞬息視覺丨顏妮 張紫曦

        校 對丨李丹 孟利錚 宋春燕 毛長志 閆田田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編: 王智霖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网站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果冻传媒国产仙踪林欢迎你|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欧美韩国日产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www.youjizz.com在线|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荡乱妇3p疯狂伦交下载阅读| 男女下面进入拍拍免费看|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欧美另类精品xxxx人妖换性|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日本人与物videos另类|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黑白配|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在线影视|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孕妇被迫张开腿虐孕|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凌凌漆免费观看国语高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影音先锋在线_让看片永远陪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 [中文][3d全彩]舞房之夜|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脱裙打光屁股打红动态图| 窈窕淑女韩国在线看|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