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面對面丨中國人的吃瓜自由要感謝她!吳明珠說她的一生就是結幾個好瓜獻給人民

      發布時間: 2025-08-04 09:26: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這是一段曾風靡網絡的視頻,標題為“吃瓜自由,要感謝吳明珠奶奶”。正是這位被譽為“甜瓜女王”的吳明珠,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甜瓜、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當吳明珠重返曾經奮斗過62年的新疆時,雖已認不出自己的學生,但只要看到瓜,她就眼里放光,露出笑容。

        

        今年95歲的吳明珠現居重慶,由兒子楊夏照顧。她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許多往事都已淡忘,唯有那些瓜,始終留在記憶里。

        

        記者:她有沒有鬧著要回新疆。

        楊先生:應該起碼五年以內吧,到重慶來,動不動就是我要回吐魯番,我要回新疆,她只想得起這些事,然后說我要工作,地里面要授粉。

        記者:那怎么摁住她呢?

        楊先生:比如和她說我們今天買不到票了,我們后面走。

        記者:她急嗎?

        楊先生:急,說走就要走,指著箱子這些,說要把衣服收了。

        張學軍2007年進入吳明珠的團隊,從事西瓜和甜瓜育種研究。在張學軍的回憶里,與吳明珠共事期間,她最固執的習慣就是每天雷打不動地下地。

        從清晨到黃昏,她總是蹲在田間,仔細記錄每個瓜的成長軌跡和形態變化,不放過任何一株幼苗的細微變異。同事們認為四五天觀察一次足矣,但當時已年過七十的吳明珠,依然堅持每天觀察。

        張學軍:我感覺就是我們那種狀態都趕不上當時吳先生那種狀態,她工作的勁特別沖,早上很早就過來,過來之后就拉著我們下地,因為吳老師做的全是原始創新,她沒有去接著別人的事情做,所以說我們感覺有的事情能不能走個捷徑。

        記者:什么叫走捷徑?

        張學軍:就是你看我們能不能去改一下其他的研究,這樣會更快一點,但吳老師會嚴厲批評我們,我們所做的事情,做就要做原始創新,做一些引領性的東西。如果沒有吳老師這種堅持,中國西甜瓜產業根本做不到現在這么強大。我們所有的甜瓜西瓜品種不受國外限制,全部自主化,在2000年的時候她就把美國所有的兩千多份資源,還不是她背回來,是美國博士送給我們的,無償給咱們的。

        記者:為什么會這樣呢?

        張學軍:吳老師去訪學,吳老師特別肯干,非常非常能吃苦,她的精神感動了美國博士,就一直想吳老師留下,吳老師說我是黨的女兒,我必須回祖國。

        吳明珠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1930年,她出生于湖北武漢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50年考入西南農學院。與她同期入學的同學中,就有后來被稱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畢業分配時,吳明珠主動要求去新疆,認為那里才能施展她的專業所長,但未能如愿,后被分配到中央農村工作部。1955年,聽說新疆要來北京招人,吳明珠再次主動請纓,經過不斷爭取,終于調到烏魯木齊地委農村部,可她還不滿足,堅持要到條件最艱苦的吐魯番市鄯善縣農技站工作。

        吐魯番素有“火洲”之稱,為收集保護瀕臨消失的瓜種資源,吳明珠每天頂著烈日和風沙在戈壁灘上四處尋找,白天曾遭遇野狼險些喪命,夜晚就棲身在窯洞里。這些經歷都被吳明珠的傳記作者陶紅記錄了下來。

        吳明珠傳記作者 陶紅:當時她還是個大姑娘,如果走在郊外,晚上天黑了沒有店,就拿著一個毯子在沙漠里就睡了。

        記者:您看當年吳院士去新疆,那才真叫吃苦,她吃的實實在在的苦。

        吳明珠傳記作者 陶紅:他們認為我要做一件事情,我無論有多苦多累,我都會做下去,他們不把吃苦作為一件很難過的事情,她覺得這就是我要實現我的理想和目標。

        只要聽說哪里有好品種的甜瓜,不論路途多遠,吳明珠都要趕去買來研究。三年多時間里,她跑遍了吐魯番300多個生產隊,把44個瓜種全部收集齊全,不僅為新疆甜瓜建立了第一份寶貴的資源檔案,還拯救了一批瀕臨滅絕的瓜種。吳明珠曾對她的學生伊鴻平感嘆道:每年到瓜熟的季節,我的工資就沒了。

        吳明珠學生 伊鴻平:她自己要花錢買種子。這事我見過,因為她覺得農民種這個瓜也不容易,就應該掏錢來買這個東西,也就是說我買這個瓜我來吃,但其實是收集,是把種子收了。

        記者:但問題是明明可以單位花錢,這是科研工作,為什么要花自己的錢呢?

        吳明珠學生 伊鴻平:單位花錢要發票,農民沒發票。

        吳明珠在新疆培育出的第一個新品種是“紅心脆”哈密瓜。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中方為選用什么水果招待犯了難,這時美方人員提到總統聽說過哈密瓜,于是中央領導專門派人找到吳明珠,最終選定“紅心脆”作為招待水果。

        吳明珠傳記作者 陶紅:當時尼克松吃了一口之后,就覺得怎么這么神奇。毛澤東主席就開了一個玩笑說我們的瓜跟你們美國的瓜比較起來,怎么樣?尼克松就說非常好,然后其他的官員就埋頭吃瓜,非常高興。

        為了加速選育進程,吳明珠在海南開辟了“南繁北育”基地?!俺怨稀钡霓D折點,發生在1984年。那一年,吳明珠在第二十四組種子里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定名為“早佳8424”,她還將這一品種的栽培技術無償傳授給瓜農。

        8424首先在華東地區落地推廣,很快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直接推動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讓中國老百姓率先實現了“吃瓜自由”。

        當時,吳明珠已擔任吐魯番行署副專員,但為了專注科研工作,她主動辭去行政職務,自愿調任新疆農科院園藝所。在吳明珠每一次重要抉擇背后,都站著一位堅定的支持者。

        她的丈夫楊其祐,既是她大學同班的同學,也是袁隆平的同寢室友。楊其祐師從著名小麥專家蔡旭,盡管明知新疆不適宜種植小麥,但為了支持妻子的科研理想,在完成研究生學業后,他毅然奔赴新疆,來到吳明珠身邊,成為鄯善農技站首位研究生學歷的技術員。

        只要一有空閑,楊其祐就會為吳明珠摘錄英文、俄文參考資料,有時甚至徒步幾十公里去幫吳明珠的瓜授粉。在日常生活中,楊其祐更是給予吳明珠細致入微的照顧。

        令人痛心的是,1986年,楊其祐因胃癌不幸離世。那時,他剛過完57歲生日。

        從那以后,吳明珠像候鳥一樣,春夏季在新疆,秋冬季在海南,年復一年地開展育種研究。每到授粉時節,她就和年輕人一起蹲在地里一株一株地人工授粉,從清晨7時多一直忙到晚上10時才收工回家。

        張學軍:吳老師對授粉要求特別嚴格,不允許漏一個花,我也做得特別認真,但還是漏了一個花,吳老師就給我罵得特別狠,我從沒見過吳老師這么兇過,她是劈頭蓋臉地,直接就是說你想不想干了。

        記者:老太太發這次威,給你留下的影響是什么?

        張學軍:別人百分之百要求,你要做到200%,400%要求自己,開始我也不理解,做的事比較多了,才知道她是認真的,因為你小的失誤,我們整個季可能都報廢了,仔細再仔細,認真再認真,就不會犯低級錯誤,就避免了后續我們很多重大損失。

        1999年,吳明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農科院準備為她修建院士樓,吳明珠堅決謝絕。

        在吳明珠的帶領下,團隊里的年輕人沒有節假日,起早貪黑地泡在瓜田里。吳明珠逢人就夸贊自己的學生從不抱怨,出了很多成果。

        據統計,吳明珠主持選育經過省級品種審定或認定的甜瓜西瓜品種達30個。62年間,她成功搶救了一批瀕危種質資源,使我國瓜種保存量突破2000份,成為全球西瓜甜瓜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記者:您跟了吳老師這么長時間,您觀察她這位老師,她心里的目標是什么。

        吳明珠學生 伊鴻平:“我這人一生就是結幾個好瓜獻給人民”,這是她說的,品質要放在第一位的,哪怕說這個品種抗性很好,也好種,但是不好吃,拿到市場去那就是垃圾,我們不能制造垃圾,讓普通老百姓也能吃上好的瓜。

        在兒女的記憶里,吳明珠是一位功勛卓著的科學家,也是童年時難得一見、遠在他鄉的媽媽。兒子楊夏出生后三個月,吳明珠就托付母親帶回南京撫養,女兒出生才滿月,便交由哥嫂照料。缺席孩子們的成長時光,成為吳明珠此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吳明珠兒子 楊夏:我的舅舅舅媽對我和我妹妹都非常好,所以我們一直是管舅舅舅媽叫爸爸媽媽。

        記者:您母親這一輩子,心里面最愛的是什么?

        吳明珠兒子 楊夏:就她的瓜,因為她經常說瓜就是她兒子。

        由于長期勞累,吳明珠一直默默承受著病痛,從不向人提及。但在她的日記里,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記錄:5月24日,昨晚頭疼得要命,早上7時出發趕回烏市看病。5月27日,今天頭不痛了,但肚子難受,吃什么都沒興趣。真的感到老了,不能再拼了。

        81歲那年,吳明珠毫無征兆地糊涂了,記憶力直線下降。楊夏把母親接到身邊照顧,母子倆終于團聚。但阿爾茨海默病慢慢吞噬著她的記憶,連最親近的家人都難以相認。

        在上一次告別新疆時,吳明珠突然唱起《達坂城的姑娘》,這意外的一幕,讓在場的很多人聽后忍俊不禁,而后熱淚盈眶。歌聲中,時光仿佛倒流60年,一個扎著兩條小辮、身形瘦小的姑娘,背著行囊,頂著烈日穿行在戈壁灘上,去尋找瓜種……

        吳明珠:我在路上看到新疆的大戈壁灘,好多人流淚,這就是我們的用武之地。一定要讓我們的品種占領市場,而不要靠國外的,國外的品種很貴的,一粒種子一塊多錢,我們為什么讓農民受這么大損失,我們自己干什么?別人一年搞一代,我們一年搞三代。

        吳明珠:既然為了事業有所失,那我失的不是國家的利益,而是我個人生活方面的東西,已經這樣了就不去想它啦,我也不想去追求它,我覺得我的天地比那個更大?! ?/p>

        制片人丨劉斌 沈公孚記者丨董倩 策劃丨張文華 張宏飛編導丨張文華 丁芳 陳朋攝像丨王揚 王忠仁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两性午夜又粗又大又爽视频| 男人肌肌捅女人肌肌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www.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老汉色av影院| 天天舔天天操天天干|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jizz日本黄色|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久久久2019精品| 欧美xxxx狂喷水| 亚洲美女视频网| 香蕉网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jizzjizz中国护士第一次| 在线看片你懂的|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永久域名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看a级黄色片| 老师的圣水女主小说网|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国漫永生第二季在线观看|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