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香港旅游業頻傳好消息。啟德體育園開幕帶動“盛事經濟”再上一層樓,大型國際會議展覽落戶、新旅游產品開發持續推高訪港旅客數字。香港旅游界人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形容,香港旅游業保持著穩步復蘇的勢頭。
2024年10月,旅客在香港尖沙咀一帶游玩。(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簡稱“旅發局”)早前公布的數據,今年首5個月,訪港旅客量錄得逾2000萬人次,按年增加12%,其中中國內地旅客合共有約152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非內地市場增長勢頭持續,首5個月共錄得約500萬旅客人次,按年上升18%。
在香港特區立法會旅游界議員、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姚柏良看來,這些理想數字的背后,是特區政府積極落實《香港旅游業發展藍圖2.0》,強化香港傳統旅游優勢、優化硬件設施,以及業界識變、應變、求變,緊握市場脈搏和機遇,發掘新的旅游資源和產品,提升旅游城市的氛圍吸引全球旅客。
5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旅游熱點工作組”公布包括開放舊油麻地警署在內的9個旅游熱點項目,希望給訪港旅客帶來新體驗。圖為訪客在舊油麻地警署前“打卡”。(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上半年盛事“一浪接一浪”,便是很好的例證。“尤其是今年3月啟德體育園的啟用,將‘盛事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臺階。”姚柏良說。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羅淑佩此前公布的數據亦印證了這一點。啟德體育園于3月啟用后,截至5月31日,主場館和體藝館已舉辦15場大型演唱會,累計錄得約59萬入場人次,當中超過五成觀眾來自內地和海外。
吸引大型國際會展活動落戶香港,亦是推動“盛事經濟”重要一環。“這些會議、展覽能夠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商和買家來港。”香港旅游促進會總干事崔定邦告訴記者,通常這類商務旅客在港過夜天數、整體消費額都比一般休閑旅客更多。
“推動大型國際會展活動落戶,可吸引更多高增值旅客來港,對香港的經濟產生乘數效應,推動本地多個行業發展。”旅發局發言人對記者表示,截至目前,旅發局已促成75個國際會議活動落實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于香港舉行,預料共逾18萬人次訪港會展旅客參與,主題包括創新科技、航空、醫療科學等。
5月20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旅游熱點工作組”公布包括特色社區之舊城中環深度游在內的9個旅游熱點項目,希望給訪港旅客帶來新體驗。圖為將被美化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盛事之“大”成果斐然,業界亦從“小”處著手積極配合政策,針對不同地區旅客需求推出多元化服務。姚柏良舉例指,特區政府持續開拓中東新市場,兩地人文及經貿往來加深,有本地餐廳和酒店就相關宗教信仰旅客的生活飲食習慣調整服務,貼心之舉獲得旅客認可。
此外,旅游業界還針對旅客旅游及消費模式的轉變,發揮創意打造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如文化古跡和海島文化深度游、海洋公園全力打造“大熊貓”家族新“賣點”、香港迪士尼樂園推出20周年慶典等,將“流量”轉化為“留量”,已初見成效。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香港需以更開放的姿態強化樞紐功能,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旅游中心,在全球旅游新格局中占據主動。”姚柏良相信,在特區政府、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將成為更具吸引力、更能滿足多元化需求的世界級首選旅游目的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