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以下簡稱《讀本》)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讀本》的出版,有利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全面、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動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匯聚磅礴偉力。
六
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
深刻認識做好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
宗教工作是一項全局性、戰略性工作,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關系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安定,關系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是黨治國理政必須做好的重大工作。要充分認識宗教工作的重要性,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宗教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充分認識宗教問題的長期性、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復雜性。宗教有其產生、發展、消亡的客觀規律,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我國宗教存在的階級根源基本消失,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認識根源也發生很大變化,但并沒有消失,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將長期存在。宗教不僅僅是個人信仰問題,而且是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民族等因素緊密關聯的復雜社會問題,容易被各種勢力利用。宗教在許多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我國有大量信教群眾,應當團結引導廣大信教群眾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當前我國宗教領域還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堅持問題導向,樹立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增強工作本領,防范化解宗教領域風險隱患。
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具有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重性,是一種積極性和消極性共生共存的社會現象。宗教既有心理調節、道德制約的作用,也有對人們思想意識麻醉和控制的作用;既可以成為增進社會和諧的力量,又可能成為引發社會仇恨和沖突的誘因。宗教的社會作用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看宗教所處的社會是什么性質、宗教同社會是什么樣的關系。在階級社會,統治階級把宗教作為統治人民精神的工具,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宗教社會作用的主要方面。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各宗教進行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走上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廣大信教群眾熱愛祖國、團結進步,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當前,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受國內外復雜形勢的影響,宗教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國宗教的社會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最大限度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
(來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讀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