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23日電 2025年將迎來首個世界非遺版的中國春節。1月22日恰逢中國北方小年,來自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代表齊聚北京嘉里中心,共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講述他們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創作出富有現代感的藝術作品。
中外藝術家代表進行創作分享座談。
藝術家們在“文物里的國潮”優秀征集作品展上表示,“文物里的國潮”項目不僅為他們提供了獨特的創作靈感,也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文化遺產與當代藝術結合的重要性。文化遺產不僅要通過傳統的語言講述,更要結合時代需求,讓其融入現代生活和世界語境,讓更多人感知中華文化的深厚與博大,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話語。
參展作品《從過去駛向未來》
本次展覽作為“何以中國·運載千秋”年度主題活動的亮點之一,匯集了150余幅藝術作品,涵蓋大運河長卷、插畫、油畫等多種形式,為觀眾提供了全新的藝術視角,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展覽吸引了中外專家、藝術家、媒體記者及自媒體等五十余位嘉賓的參與。
觀眾走進展覽現場,細致欣賞每一幅作品。
借助“何以中國·運載千秋”主題活動的契機,中國日報網通過“文物里的國潮”創意策劃項目,邀約國內外藝術家深入大運河沿線城市,探索和傳承中國文化遺產。通過藝術家與文化傳承人、文物專家的互動,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大運河文化的多樣性,還通過創意作品推動了中華文化在全球范圍的傳播。
外國友人現場感受濃濃的“年味”。
展覽還特別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陽和彩塑面人傳承人游蘭姬進行傳統手工技藝展示,現場嘉賓紛紛參與其中,感受濃厚的“年味兒”。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月24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