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17日迎來揭牌運作三周年。三年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印發,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橫琴加快實現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經過三年的實踐與創新,《總體方案》規劃藍圖正在徐徐鋪開現實畫卷。
中秋假期,橫琴口岸迎來了客流高峰,日均出入境旅客預計將達到7.8萬人次,不少澳門居民攜帶著鮮花、手信等通過口岸進入橫琴。
今年3月1日零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政策,為澳門產業發展和居民生活居住、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最近,澳門居民黃滋才把家具搬進了位于橫琴“澳門新街坊”的新家。
黃滋才:從澳門的家開車來只需20分鐘至30分鐘。這次我還特地把澳門的家具搬到橫琴來,自從3月1日以后,我們能把水果、鮮花、熟食、奶制品帶到橫琴來,讓我們生活更便捷,兩城如一城。
作為內地首個為澳門居民建設的綜合民生工程,橫琴“澳門新街坊”已被認購1300個單位,與它一墻之隔的濠江中學橫琴附屬學校今年9月也迎來了首批256名澳門學子。
三年來,琴澳一體化發展提速增效,各項優惠政策落地、落實,澳人澳企不斷融入,創新要素加速聚集。來自澳門的張昊任創辦了一家從事腫瘤診療智能機器人研發和產業化的澳資企業,也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她把企業總部搬到了橫琴。
張昊任:我們企業落戶橫琴后得到了一系列匹配的政策,同時我們也得到了政府的引導基金的股權投資。這些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支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今年3月29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如今,合作區已擁有各類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3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8家,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1家。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蘇崑表示,琴澳一體化發展模式逐漸成為現實,《總體方案》第一階段目標任務正加快達成。
蘇崑:如今,合作區已成為澳門居民就業創業生活的新平臺、新家園。我們將對標《總體方案》明確的第二階段任務目標,粵澳攜手將合作區建設成為彰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區域開發示范區,為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應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