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河圖居民中流傳著“有女莫嫁大官廟,大盆缽頭頂圓掉”這樣一句話,是當地居民對河圖街道大官廟的調侃。
現如今,大官廟社區已從一個秩序混亂、人心散亂、矛盾糾紛多、基礎設施差、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社區一躍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圖為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河圖街道大觀廟社區。官方供圖
8月24日,記者跟隨“全國網絡普法行·云南站”活動采訪團,走進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河圖街道大觀廟社區,實地采訪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成效。
河圖街道大官廟社區位于保山城區東部,緊鄰東城區和東繞城高速服務區,地處東山森林公園、農業觀光園和青華海濕地公園交界處。大官廟社區轄有3個自然村,6個居民小組。社區自然環境優美、地理優勢獨特,哀牢文化底蘊深厚。
圖為大官廟法治文化墻。光明網記者 孫滿桃攝
近年來,大官廟社區在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過程中,結合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和平安法治社區工作實際,通過“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初步探索出一條基層“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社區舊貌換新顏,一躍成為和諧、幸福、美好的家園。
據大觀廟社區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強云介紹,根據實際,社區建設燈籠塘法治文化廣場、官屯法治小巷、建立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治保會、律師工作站、法官工作室、信訪接待室等。同時,還指導文明實踐站的各種志愿者隊伍和老年表演隊參加普法宣傳,培育法治社會力量。
同時,通過“潤物無聲”“環境滋養”“常規戰略”“定點輸出”四種模式,全面鋪開法治宣傳,讓基層法治生活有聲有色,有形有式,讓普法宣傳融入社區日常生活。
社區居民們正在用二胡樂器演奏民樂。光明網記者 孫滿桃攝
“以‘文化搭臺,普法唱戲’的方式,發動中老年文藝愛好者圍繞《憲法》內容及掃黑除惡、防范電信詐騙等專項工作自編自導文藝節目。”河圖街道黨工委委員、政法委員、人大主任徐建成說,將維穩和法治宣傳融入滲透,變“事后救火”為“事前預防”,實現了上訪事件、群體性事件“零發生”。
據了解, 每年在“4·15”國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日、開學第一課、“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河圖結合當年的本地方實際、居民具體需求開展集中宣講、現場咨詢解答、法治文藝、“法律六進+N”活動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專項宣傳活動,不斷提升居民法治意識。
“我們建立了一支由黨員干部、社區民警、司法所干部、律師、居民小組長、網格員和志愿者為成員的法律服務團隊。”河圖街道法律明白人王紹文說,該團隊免費為居民提供法律服務和政策咨詢等,共建律所的律師到社區開展“每月有約、熱線電話、預約上門”活動,讓居民感到法律在身邊,生活更尊嚴。
為打造集智能化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智慧社區”,大官廟社區還建設了網格智慧管理等功能的綜治中心,實現了“管理形成網、責任落到格、服務精細化”的網格化管理目標。
近三年來,大官廟社區共調處矛盾糾紛86起,實現了命案、重大群體性事件及“民轉刑”案件“零發案”,營造出居民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