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以醫者仁心守護健康中國——寫在第七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

      發布時間: 2024-08-19 08:32:00 來源: 新華社

        他們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更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主力軍。

        2024年8月19日,全國超1400萬名衛生健康工作者再次迎來自己專屬的節日——中國醫師節。

        “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廣大醫務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大力弘揚崇高職業精神和“大醫精誠”醫德醫風,筑牢14億多人的健康基石。

        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實際行動譜寫大愛之歌

        2024年7月28日,因山洪引發山體滑坡,湖南衡陽南岳區岳林村多人被埋,受傷人員中有腦出血、失血性休克等復雜病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余波和同事們24小時“應戰”。

        2024年7月30日,在湖南省湘潭縣河口中學安置點,醫務人員為受洪水影響而轉移安置的群眾檢查身體。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參與這次救援之前,余波剛剛結束湖南岳陽華容團洲垸洪災后醫療保障任務。

        “在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醫務人員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余波難忘習近平總書記對首個“中國醫師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許下志愿:“只要是患者需要,再危險也要一往無前。”

        牢記使命,方能不負重托。

        “醫生就像救火隊員,必須爭分奪秒護生命。”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翁心華,常年與細菌病毒打交道,被稱為與病毒過招的“福爾摩斯”。

        從多年堅守一線參與傳染病救治,到悉心培育醫院感染科后繼人才……翁心華對后輩言傳身教:傳染病防治事業艱苦、有風險,但只要傾力投入就會有收獲。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翁心華在工作(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廣大醫務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長期以來,我國廣大醫務人員以病人為中心,用實際行動,譜寫一曲曲大愛之歌。

        “服從祖國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1968年,北京姑娘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兒科專業畢業,只身來到陜西省榆林市佳縣從醫,推廣新法接生、科學育兒、兒童計劃免疫,大幅降低當地嬰兒死亡率。

        病人聽說是“北京來的大夫”,排隊找上門。路生梅白天坐診、出診,夜晚在油燈下看書、記筆記,學會了婦產科、皮膚科技術,又自學針灸,成為“十八般武藝皆通”的全科醫生。

        2022年11月16日,在陜西省榆林市佳縣,路生梅(右)在家中為患兒義診。 新華社發(鄒競一 攝)

        從芳華到白發,從曾經的“小路醫生”到操著一口陜北普通話的“路奶奶”,半個多世紀的堅守,她始終初心不改。

        為人民健康服務,他們是救死扶傷的英雄,也是一個個平凡的人。“白衣戰士”的堅守奉獻,換來億萬人民的健康平安,值得全社會尊重和愛護。

        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廣大醫務人員從此有了自己的節日。這體現了黨中央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醫務人員優秀業績的充分肯定。

        對于醫務工作者群體,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愛有加——

        “要加強對醫務工作者的保護、關心、愛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

        聚焦醫務工作者的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等內容,我國通過建立相關制度,讓人民生命健康守護者的權益有了保障,也讓他們有了更多暖心支撐。

        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我國醫師隊伍發展建設成果顯著。2023年末,全國衛生技術人員1247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78萬人,注冊護士563萬人。

        以大愛和責任,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修醫德、行仁術,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用心守護14億多人民健康福祉。

        薪火相傳,書寫大醫精誠的時代篇章

        “崇尚醫德、鉆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始終激勵著廣大醫務工作者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

        50年完成1.5萬多例胸外科手術,為尋找針刺麻醉最佳穴位在自己身上扎針試驗……已故“七一勛章”獲得者、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為人民健康奉獻了一生。

        1980年1月16日,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中)在內蒙古結核病院與胸外科醫師討論病例(翻拍照片)。 新華社發

        “做白求恩式的好大夫”——辛育齡的身體力行,在胸外科副主任馬千里心頭刻下恒久印記。到基層,到一線,到群眾需要的地方……近三年來,由馬千里擔任首任隊長的“辛育齡小分隊”活躍在社區、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為群眾開展義診咨詢、健康科普,累計服務患者3000余人。

        “醫院組建‘辛育齡小分隊’,就是要像辛老那樣,將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群眾身邊,將醫學發展的成果帶給基層共享。”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說,“辛育齡小分隊”將進一步對接社區需求,讓優質醫療服務惠及更多居民。

        “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精心鉆研業務,加強醫德修養,為人民群眾解除病患多作貢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中國醫者踐行使命,書寫大醫精誠的時代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的名字出現在“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中。

        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在上海瑞金醫院為病人看病(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成功實現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確立了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這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致力于解決患者的疑難雜癥。

        他放棄申請藥物專利,無私公開治療方案,只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奮戰在醫學教育一線,培養大批優秀醫學人才,只為讓更多年輕人成長起來,接續實現醫學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

        為了更好地把健康這個“1”夯得更實,醫務工作者一代代接力前行、不懈攀登。

        縣域內就診率90%,讓優質醫療資源更“親民”;托育服務位數約480萬個,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12.8億人次,充分發揮“治未病”優勢;法定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覆蓋8.4萬家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預警能力……

        2024年6月1日,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新生兒科病房,護士為新生兒喂奶。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2023年,我國孕產婦、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10年來提升近4歲……

        瞄準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的提升,醫務工作者大力弘揚崇高職業精神,精心鉆研業務,為保障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不斷作出貢獻。

        改革奮進,彰顯守護人民健康的新擔當

        今年夏天,由于血糖值較高且感覺有點視物模糊,患糖尿病多年的福建三明市民朱先生來到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

        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次除了醫師開具藥物處方外,內分泌科的疾病管理師還出具了一份“健康報告”,對朱先生的身體狀態和生活方式進行了詳細評估,其中包含調節日常飲食、運動、心理、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個性化處方。

        “這些年的改革讓我們有真切感受,不僅藥價降了、醫保報銷多了,而且醫療服務更多元、健康更有保障了。”朱先生說。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事關千家萬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完善衛生健康體系,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依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慢阻肺專病特色科室,增強早期篩查、診斷治療能力,轄區內400余名慢阻肺病患者簽約了家庭醫生,實施“促、防、診、控、治、康”六位一體全方位照護。

        “基層醫務人員不是‘只會開藥’,在常見病、慢性病預防診治方面大有可為,我們要精細化做好居民健康服務,持續增強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什剎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連元元說。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在為病人看病(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醫改作出新部署。

        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說,深化醫改要為到2035年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奠定堅實基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縣級層面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群眾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

        全面提升醫療質量,在全國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

        從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到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發揮醫改主力軍作用。

        2023年3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CT檢查。 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廣大醫務人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和殷殷囑托,崇尚醫德、提升醫術,必將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為保障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文字記者:董瑞豐、李恒、田曉航

        海報設計:李夢帆

        統籌:楊洋、吳蓉、鄭雅寧、李逾男、王宇軒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冻千秋的堕落h污文冬妃| 91网站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青青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尿小便嘘嘘|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高清视频|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igao视频在线|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深夜爽爽动态图无遮无挡| 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不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av电影网站|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午夜| 月夜直播手机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r67194吃奶视频|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gta5圣堂酒店第三辆车在哪里|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男人j进入女人p狂躁免费观看|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