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林周縣邊交林鎮在推進“3344”村級群團組織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中,創新構建組織鏈、陣地鏈、服務鏈“三鏈融合”模式,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夯實服務陣地、延伸服務觸角,全面提升基層群團組織服務效能,走出村級群團工作新路徑。
組織建設形成工作閉環。邊交林鎮黨委建立三級責任體系,由黨委書記牽頭負責,村第一書記具體落實,黨員群眾廣泛參與。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鎮黨委書記邊巴次仁帶隊深入當杰村開展調研,黨群辦動態下發工作提示,形成“書記抓總、村級落實、全員參與”的工作閉環,確保群團組織建設與黨建工作協同推進。
陣地建設呈現多元格局。投入16萬余元升級的便民服務大廳,配備血壓計、藥箱等40件便民設施,創新推行“無柜臺”服務模式,累計為婦女群體提供代辦服務90余項。創新成立的“巾幗勞務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技能培訓覆蓋70余人,組織異地就業60余人次,實現創收4.3萬元,成功打造“邊林阿佳”特色品牌。建成多功能議事室,組織政策學習20余次,圍繞婦女權益等議題研討形成解決方案6條,化解糾紛10余起。依托“農牧民黨員積分制”開展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活動80余場,清理垃圾130余噸,消除安全隱患60處,3名婦女獲評縣級表彰。
民生服務實現精準覆蓋。在基層治理領域,推廣“邊林通”智慧治理小程序,覆蓋1100余人次,通過特色調解平臺化解欠薪等重大矛盾3起,組織280名青年參與治安巡邏等志愿服務。文化服務方面,開展政策宣講30場,惠及1800人次,舉辦文藝演出服務780人次,節日期間為困難群眾提供幫扶16次。產業發展中,玉沖組婦女小組對接藏藥材種植項目,組織務工300余人次,增收5.4萬元;藏嘎組婦女小組帶領20名大學生學習現代農業技術,輻射帶動群眾就業300余名,創收6萬余元。
邊交林鎮通過三鏈協同發展,實現群團組織服務從基礎覆蓋向質量提升的深度轉化,為基層治理體系注入了新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