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相關部門獲悉,人民銀行阿里地區分行立足基層職能,聚焦民營企業融資痛點難點,持續優化政策工具箱,通過加通道、擴杠桿、優嵌套三向發力,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阿里地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加通道,構建多元化融資體系,破解“融資難”。搭建“線上+線下”雙軌通道,暢通民營企業融資路徑。線下搭建“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協調聯系機制”“銀企對接例會機制”“三農領域政銀企合作長效機制”等,多元化開展融資對接活動,推出“一企一策”專屬服務包,打造銀企“互幫、互諒、互信、互助”關系,實現工作協同、信息共享和優勢互補。線上依托APP、掌上銀行等,打造“數字金融超市”,整合各類信貸資源和產品,上線“納稅e貸”“信易貸”等特色產品,實現融資需求的智能匹配和線上對接。截至2025年1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達15.81億元,同比增長36.29%,近五年年均增速達57.95%,民營企業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擴杠桿,發揮政策工具撬動效應,緩解“融資貴”。打好“再貸款+擔保增信+風險補償”組合拳。指導地方法人銀行分支機構用好支小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信貸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傾斜,配套實行財政獎補機制,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落實“金信e擔”跨區域“銀擔”合作機制,實行“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擔保費率壓降至0.5%。創設“三農”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創業擔保基金,撬動相關領域貸款快速增長。截至2025年1月末,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1.58%,同比下降54個基點;“金信e擔”每年可撬動信貸5億元;共設立風險補償基金4611萬元,可實現5倍撬動。
優嵌套,推動全周期服務模式,紓解“融資短”。實施“金融+”服務模式,推動金融與財政、金融與稅務、金融與發改等部門的協調聯動,保持政策取向一致,配套實施貼息、資信、減稅等服務,對準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短頻快”和“耐心型”信貸相結合,精準滿足多樣化需求。圍繞科技型等生產周期長、投資回報慢的企業,聯合組織專題“銀企”對接活動,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截至2025年1月末,中長期貸款占比提升至82.35%;科技型民營企業獲貸率100%;專精特新企業獲貸率100%;供應鏈融資服務基本覆蓋重點產業集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