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嘉黎縣召開的那曲市首屆牦牛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那曲牦牛產業過去主要以傳統散戶放牧養殖模式為主,隨著政策扶持和科技進步,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等經營方式逐漸成為主流,推動牦牛產業向現代化轉型,成為那曲極具區域優勢的特色產業。
據悉,近年來,那曲市高標準打造了一批特色畜產品生產基地,現已建成1個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園,3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和22家市級龍頭企業,發展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643個、養殖大戶4200戶,注冊家庭牧場1729戶,牦牛存欄量達到215.94萬頭,約占全區牦牛存欄總數的一半以上,牦牛產業已經成為那曲極具區域優勢的特色產業,也是建設極地高原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的重要支撐。
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原嘉黎縣國營牧場改建而來,經過8年多的發展,該公司以“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組織+農牧戶”的牦牛產業發展模式,帶動全縣49家農牧業合作社進行現代化、標準化產業建設,促進農牧民從“要我提高出欄率”向“我要提高出欄率”、牲畜從“一季出欄”向“四季出欄”轉變。
“成立家庭牧場后,我們家不僅能夠更好了解新的養殖技術,還拓寬了銷售渠道、開發了新的特色產品。看到區內外各個地方的消費者品嘗到來自麥地卡的特色產品,我們心里感到非常自豪和高興。”嘉黎縣麥地卡鄉居隆村的索朗央珠說道。索朗央珠一家在成立家庭牧場之前只是普通的養殖戶,而今他們的家庭牧場有工作人員7人、管理人員1人,并且都經過專業的技能及管理培訓。索朗央珠的家庭牧場有自己的作坊,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酥油、酸奶、新鮮牛奶、風干牛肉、奶酪、奶渣等產品。通過駐村工作隊介紹,去年7月還與西藏娘亞牦牛養殖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銷售牛奶合同。索朗央珠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通過發展牦牛產業,家庭牧場的銷售額達到40多萬元。
牦牛產業是西藏自治區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產業。那曲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西藏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草場總面積達6.32億畝,占全區的47%,可利用草場面積4.68億畝,核定載畜量1130.46萬綿羊單位,天然的高海拔、純凈的水源地和廣袤的大草原,為牦牛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那曲現擁有娘亞牦牛、查吾拉牦牛、本塔牦牛、亞貢牦牛等地方品種,同時正在挖掘矮腳牦牛、亞帕牦牛、野血牦牛等品種。”那曲市農牧業(草業)科技研究推廣中心主任張勇說,那曲牦牛品種具有耐寒、耐粗飼、抗病力強等優勢,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
那曲市市長扎西多吉在大會上表示,要把做大做優做強牦牛產業作為那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和載體,持續攻克牦牛本土品種品系選育、牦牛提質增效高效養殖、牦牛行業技術標準制定、牦牛畜產品綜合加工利用、鄉土野生牧草繁育和草地生態治理修復等“卡脖子”技術,著力開發牦牛肉、奶、骨、絨等系列產品,推動牦牛產業向品牌要效益、向產業鏈要附加值、向科技創新要新質生產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