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登巴(右二)在昌都市卡若區俄洛鎮調研。記者 貢秋曲措 攝
在深化農村改革的進程中,有一位常年活躍在昌都市田間鄉野的人民好干部,他就是昌都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登巴。
登巴,一位樸實而堅定的康巴漢子,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其腳步總是行進在鄉村小道上,目光始終聚焦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農牧民身上。深入基層、傾聽民聲,是他開展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法寶。登巴深知,農村改革必須立足于農牧民的實際需求。在他的心中,農牧民的聲音就是自己的行動指南。
登巴每年都要抽出數月時間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工作。他蹲在田埂上,一邊仔細傾聽農牧民講述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與期盼,一邊認真記錄著,時不時點點頭,回應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
一次,在一塊剛剛收割完的小麥田邊,登巴遇到了一位上年紀的正在勞作的老人。看到登巴的到來,似乎有話要說的老人又略顯猶豫起來。一番攀談后,放下心中顧慮的老人告訴登巴:“雖然現在種地越來越科學了,耕種都用機器,但對像我這樣上了歲數的又不識字的人來說,遇上再好的設備也不會操作啊,還是只能和以前一樣靠手工勞作。”
老人的一席話讓登巴瞬間覺察到某些工作的疏漏,意識到農牧民不僅需要現代化設備,更需要掌握使用這些設備的技能。“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道別時,登巴握著老人的手承諾說。
回到單位后,登巴立即行動起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通過爭取資金,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授課,為像老人一樣的缺乏設備操作技能的農牧民舉辦了技能培訓班。為使培訓貼合農牧民實際需求,登巴更是全程參與,確保培訓課不僅有理論知識,還要有實用性。
“知識就是力量,只有讓農牧民掌握新技術,他們的未來才能更加光明。”這是登巴時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在2024年昌都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登巴勉勵參訓學員說:“你們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這次學習機會,做到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回去幫助更多的農牧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增產增收。”
在推動農村集體資產合理利用方面,登巴更是不遺余力。他先后引領全市多個村集體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并劃分股權。截至目前,由登巴經手頒發的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共1107本,確認集體經濟成員65萬余人。在卡若區舉行的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頒發儀式上,登巴堅持將每一本證書親手交到村民手中。看著領證后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登巴深感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長期的一線走訪中,登巴敏銳地發現,目前許多村集體仍有大量亟待開發利用的獨特資源。對此,他便組織工作人員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進行全面評估,發掘了多個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農村工作重在抓實抓細。走村串戶時,登巴會走進村頭的集市和商販們交談,了解市場需求,從而幫助村民作出更精準的種植與養殖決策。
近年來,昌都市的農村改革工作如火如荼,農牧民的收入穩步增長,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態環境日漸優美。這樣的改變讓登巴倍感振奮、備受鼓舞:“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農村改革之路雖然艱辛,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扎實穩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路走來,登巴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實干與擔當。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登巴前行的腳步定將更加有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