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記者在西藏自治區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1年自治區開展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以來,先后選派27.5萬名干部駐村,累計投入200多億元資金,5594個村(居)持續受益,干部駐村工作成效明顯,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干部駐村工作開展以來,西藏堅持以上率下、示范推動,堅持科學選派、優化布局,設立自治區干部駐村工作領導小組,遴選駐村工作總領隊,設立鄉鎮(街道)駐村工作臨時黨支部,構建了統一領導、運行高效、務實管用的“一縣一駐村領隊、一鄉一臨時支部、一村一第一書記”的駐村工作體系。目前,區(中)直單位駐村工作隊向結對幫扶易地搬遷安置村(社區)的選派率達到100%,區市縣三級向重點幫扶鄉鎮村的選派率達到100%,區直單位的駐村工作總領隊向重點幫扶鄉鎮所在縣(市、區)應派盡派。采取“派駐干部+村級力量”方式整合基層力量,根據村(社區)規模、黨組織類別等分類確定“3+X”和“2+X”駐村模式,科學配置工作力量。按任期制定干部駐村工作方案、工作指引,常態化組織開展調研指導,形成了“周調度、月通報、季約談”的落實機制,集聚了齊抓共管的“一個合力”。
廣大駐村干部切實當好基層黨建的指導員,與村(社區)“兩委”共學理論、共享經驗、共商對策,幫助基層黨組織健全各項制度,積極選派村干部到各級黨校、區外培訓,推選鄉村振興專干等村級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大力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和農牧民黨員,協助做好“一抓兩促”,夯實了基層基礎的“一座堡壘”。廣大駐村干部廣泛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協助村(社區)“兩委”制定維穩應急預案,狠抓措施落實,及時化解處理矛盾糾紛,收集社情民意,筑牢了維護穩定的“一道屏障”。廣大駐村干部切實當好農牧民群眾致富引路人,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扎實開展為民辦實事專項行動,造福了雪域高原的“一方百姓”。
自治區按所駐村(居)類區發放生活補貼,開展駐前體檢,配備急救藥箱,安排交通費,購買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按所駐村海拔差異化制定調休政策。出臺保障駐村干部用氧工作實施意見,逐步改善駐村工作生活條件,實施了支持保障的“一批舉措”。把駐村崗位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一大批優秀干部在駐村崗位上歷練成長,激活了干事創業的“一池春水”。制定了“六個必須”“七個不準”駐村工作守則和《管理辦法》《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綜合考核辦法》等,推動駐村干部持續轉變作風,樹立了黨員干部的“一面旗幟”。
發布會上,區黨委組織部新聞發言人還就駐村輪換、駐村干部為民辦實事及駐村干部考核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