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拉薩市城關區奪底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依托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入挖掘自身資源稟賦,著力發展特色產業,有力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走進奪底街道,一股文化旅游與戶外體育融合發展的新風撲面而來。街道立足特色,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高精特”文化旅游產業。
從民宿旅游項目“好客藏家”的溫馨待客,到納屋怡咖高端溫泉度假酒店的雅致享受;從普布覺山頂咖啡的悠然時光,到朵拉恰牧露營式不夜林卡的狂歡之夜;從滑翔傘、全地形越野摩托帶來的刺激體驗,到登山博物館、擦擦博物館、錢幣博物館承載的文化底蘊,每一項都是奪底街道精心打造的文旅亮點。
這些項目,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行體驗,更為村集體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實現了村民收入的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奪底街道共15家合作社,其中國家級示范合作社1家、拉薩市級示范合作社2家,其主導產業是鄉村旅游業、農牧業,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52.24萬元,實現群眾集體經濟分紅614.9萬元,高于城關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水平并逐年增長。
在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上,奪底街道積極推動村企共建,通過“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發展模式,將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優勢與村莊的資源、人力、環境優勢有機結合,開創了企業做大、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三贏”局面。
今年以來,各村與西藏白鯨文旅有限公司、西藏納屋怡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拉薩市貢德泥塑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共建,累計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74萬余元。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奪底街道不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常態化推進人居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激發了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
從義務植樹到環境衛生整治,從垃圾分類到節能減排,每一項活動都凝聚著奪底人的智慧和汗水。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奪底街道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生態優勢正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奪底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十四五’期間轄區內實施項目28個,總投資3.6億元,目前已完工交付11個,已完成投資2.4億元。其中,實施5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高原和美鄉村)建設,總投資1.68億元,由市縣兩級整合配套,已全部完工。今年正在建設和計劃建設17個項目,涉及資金1.2億元,”負責人表示。
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不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滿足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凝聚了人心,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熱情。
城關區奪底街道正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目標邁進。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各族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共同奮斗,書寫著美麗鄉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