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治理的廣闊舞臺上,群眾既是建設者、參與者、維護者,也是最大受益者。
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仁布縣德吉林鎮以黨建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抓手,通過鄉村治理積分制的創建,建立健全黨委領導、部門負責、支部協同、村民參與、法治保障的鄉村治理體制,提高了群眾在鄉村治理中的參與度,進一步激勵村民樹立文明向上的村風民風,展現“爭積分、自覺干”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強基礎、穩推進——
激發群眾自治“原動力”
仁布縣德吉林鎮將積分管理作為基層治理、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在總結2023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再次走村入戶調研,廣泛征求意見,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制定了德吉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024年“小積分”推動“大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村黨支部+駐村工作隊+村賢理事會組織架構,完善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分管理委員會成員,并明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分制”管理主體責任。駐村工作隊負責積分的日常管理(積分登記、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事由、收集相關佐證材料等)和積分超市管理。每季度由駐村工作隊匯總積分,村黨組織牽頭召開積分管理委員會會議審議,認定積分。對加減分存疑的,采取集體表決的方式予以認定,達到參會人數三分之二贊成為通過。通過嚴密的組織分工,持續規范積分事項、分值、記錄、兌換等,杜絕了漏記、錯記、多記積分情況和記積分標準不一致等現象,穩步推進積分管理工作。
結合居民公約和村規民約,完善了“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積分細則和評分體系。正面積分包括鄉村振興、公德美德、移風易俗、環境衛生、村民參與村集體事務、為民辦事服務、獲得獎勵表彰等10個方面15個賦分項目。同時,設定鄰里糾紛、子女輟學、參與賭博、私搭亂建、破壞民族團結5項扣分項目,明確各項積分的分值和扣分標準,確保積分規則公平合理、易于操作。組建村民微信群9個,組織互評觀摩1次,將村民日常行為轉化為可以量化評價的數據指標,緊密銜接村各項事務與村民生活,調動村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廣宣傳、齊動員——
推進文明積分全覆蓋
為推動積分管理辦法和積分結果運用家喻戶曉,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通過駐村工作隊、網格員、宣講員入戶走訪、集體大會宣講、村民微信群推送以及村公示等多種形式,向村民廣泛宣傳其目的意義、評分標準、積分兌換等內容,擴大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將積分宣傳推廣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有機融合,先后組織開展“道路交通、用氣用電、食品安全、矛盾糾紛、網絡詐騙、非法信訪、安全生產”等風險隱患排查志愿服務457次,現場整改騎車未戴頭盔20起,成功化解婚姻糾紛1起。
同時,德吉林鎮發動廣大農牧民黨員群眾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垃圾清理等愛國專項衛生運動,共建和美鄉村,促進美麗家鄉建設。截至目前,共計開展愛國專項衛生運動100場次,發動群眾3000人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3.8余噸?,F場科普健康飲食、人居環境的重要性,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破除陳規陋習,引導農牧民群眾樹立節儉、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德吉林鎮還開展“頌歌獻給黨,奮進新征程”等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4場,參與人數3000余人次,發放宣傳折頁500余份,衛生紙、洗衣粉等小禮包50余份……村活動場所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進一步增強,積分制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崇尚文明、樹立新風的氛圍更加濃厚。
定標準、建機制——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德吉林鎮采取“隨時計、每季評、半年曬、年底總”的方式,通過記錄積分臺賬,進行量化評分、評定等級、動態管理。探索“點單+接單+派單”(群眾在“四件大事”和“四個創建”工作中的任何訴求或難點、堵點以及村黨組織在落實“四件大事”“四個創建”工作中需要群眾響應的任何問題,通過“點單”形式向積分管理委員會“點單”,村黨組織核實情況,隨后以“派單”形式發布給轄區群眾,轄區群眾自愿“接單”的解決方式,確保在鄉村治理工作上人人都參與、人人有事做。結合群眾收入實際情況,派單傾向于具有返貧風險、收入不穩定、收入低于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困難戶等)運行模式。截至目前,累計點單1400次,派單1400次,完成量100%,形成了群眾有呼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必回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召喚、群眾必響應的雙向互助模式。每季度末,各村將積分情況在微信群、宣傳欄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每季度向鎮紀委匯報積分工作運行情況及不足。
同時,德吉林鎮將小積分作為評星定級、先進典型推薦評選的重要依據,先后選樹了“文明家庭、五星戶、好婆婆、好媳婦、好父親、最美志愿者、最美庭院、先進“雙聯戶”戶長、平安家庭、政策激勵星級評定戶、法律明白人、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133人,在慶?!?·28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大會上予以頒獎表揚,進一步激發了群眾比學趕超的奮進動力,弘揚了社會新風尚。
按照“群眾要什么兌換什么”和“補差價”的積分兌換原則,為群眾隨時兌換積分。截至目前,累計積分123466分,已兌換31200積分;完善村規民約6條,消除不文明行為2個;衛生死角清理數量從40處增加到55處,垃圾分類準確率從70%提升到90%。同時,將積分管理與志愿服務、立足崗位作貢獻等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引導黨員在文明監督勸導、矛盾糾紛調處、風險隱患排查等工作中亮明黨員身份,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鄉村治理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仁布縣德吉林鎮將以理清脈絡為基礎,抓好鄉村治理的“頂層設計”,以積分驅動為引領,增強鄉村治理“內生動力”,以為民服務為根本,提升鄉村治理的“民生溫度”,在推進各項工作中自覺走好群眾路線,扎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持續深入落實黨的各項利民惠民政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