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日喀則市崗巴縣以“打通群眾方便出行最后一公里”為目標,全力推動全縣“四好農村路”取得實效,呈現出“建一條公路、造一片美景、興一批產業、富一方百姓”的動人畫卷。截至目前,全縣5個鄉鎮30個建制村通暢率100%,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分別達100%和93%。
崗巴縣堅持把作風建設與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推動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著力鋪就鄉村“振興路”。成立 “路長制”領導小組,實行“一路三長一員”(即每條路設1名副縣級領導任縣級路長、鄉鎮長為鄉級路長、1名村委會負責人為村級路長、至少設1名村級護路員)定期開展巡路,確保農村公路有人管。主動對接上級行業部門爭取資金4227.04萬元,實施涉農交通領域建設項目3個。
崗巴縣堅持問題導向,防止農村公路因管理不善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等情況出現,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著力打造鄉村“平安路”。將全縣劃分為5個鄉鎮管理區塊和67個護路責任段,各鄉鎮指定1名分管交通的副鄉長為農村公路監管員,在71名生態崗位農村公路養護員的基礎上再聘用26名村級護路員,開展事故風險隱患排查。每年保障5萬元用于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每年將農村公路搶險保通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配齊配強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工作人員,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路、依法護路水平。由縣委政法委、縣交通運輸局牽頭,指導鄉鎮平安建設辦開展農村公路沿線兩側環境綜合排查,努力消除行車安全隱患。
崗巴縣堅持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完善體制機制,把農村公路重建輕養、養護責任分散等新情況、新問題解決好,著力保障鄉村“暢通路”。研究出臺有關文件,明確工作主體職責,規范護路員配置標準和養護作業時間。按照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原則,組織1家農村公路養護公司和5家鄉鎮養護合作社開展專業養護作業,引導養護員積極參加養護技能培訓,提高一線養護人員作業水平,逐步將過去單一的養護模式向聯合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轉變。將各村保潔員納入一線農村公路養護人員,重點抓好農村公路等關鍵部位非專業化養護,營造干凈、安全的路域環境。
崗巴縣堅持把“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作為工作目標,切實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出行和寄遞需求,著力構建鄉村“便民路”。配套建設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1座,在重點客運班線沿線和村莊建設港灣式客運候車亭12座、客運臨時站牌9個,方便群眾就近乘車。探索建立“客運+物流”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在客流集中、交通方便的村委會設立28個村級物流網點,實現“客流+物流+農村班線”同步運行。每年投入21.6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落實“崗巴籍55歲以上農牧民及不分籍貫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政策,按“區間單價差異化與里程逐增單價遞減相結合”方式定制農村客運票價,對承運里程在5公里以下一律執行每人2元,讓群眾得實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