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3年4月,安徽省援藏工作隊組織山南市17家企業參加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圖片由安徽省援藏工作隊提供)
圖為2023年12月,在山東省援藏干部努力下,日喀則市德朗瑪天然飲用水項目順利投產。(圖片由山東省援藏工作隊提供)
圖為廣東省援藏干部在林芝農墾嘠瑪農業有限公司水產養殖基地對當地就業大學生進行技術指導。記者 次旺 攝
圖為工人在江蘇省南京市援助的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榨油廠作業。記者 唐斌 攝
圖為那曲市浙江產業援藏精準扶貧示范基地的工作人員查看氣霧栽培蔬菜的長勢。記者 次旺 攝
圖為重慶市援建的渝昌工人文化宮。記者 萬慧 通訊員 王正森 攝
圖為廣東省對口支援建設的林芝市巴宜區魯朗國際旅游小鎮。(圖片由林芝市魯朗景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圖為陜西省援建的阿里地區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記者 次旺 攝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長期以來,中央國家機關、對口援藏省市和中央援藏企業堅持培育和引進并舉,通過開發特色優勢資源、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引進先進經驗、招商引資等做法,積極培育發展受援地特色優勢產業,推進西藏產業發展從“輸血”向“造血”轉變,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產業援藏取得了顯著成效。
對口支援西藏三十年來,以園區、景區項目為載體,推動西藏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引進企業1140余家,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實施各類援藏項目9500余個,助力西藏高質量發展。一座座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間間廠房鱗次櫛比、一條條生產線機器轟鳴,在西藏這片熱土上,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滾滾熱潮,處處昭示著招商引資的勃勃生機。
如今,越來越多的標桿性、示范性、帶動性的援藏產業項目綻放在雪域高原,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