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近日,巴宜區尼池社區黨委聯合轄區兩企“三新”黨支部、“雙聯戶”戶長40余人共同開展“黨建引領聚合力 環境整治我先行”環境衛生整治行動。記者 胡文 攝
今年以來,林芝市各級黨組織圍繞區黨委和市委關于基層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化黨建引領,緊盯任務落實,持續增強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全市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基層治理提質效
盛夏時節,漫步在林芝街頭,巴宜區佳頌社區的紅色驛站內沙發、飲水機、打印機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驛站外的長椅上坐滿了休息交談的居民;
巴宜區尼池社區的工作人員身穿紅馬甲,手拿鐵鍬、掃帚等工具對林芝市快修市場附近的垃圾雜物進行清理,“黨建引領聚合力 環境整治我先行”的標語迎風飄揚;
墨脫縣背崩鄉黨委通過建立群眾便民服務微信群,線上與轄區群眾實時交流互動,征求意見建議,聽取群眾的金點子、好辦法,讓群眾主動參與到基層治理中;
這是全市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推動基層治理的一個又一個縮影。
在鄉村,優化農牧區基層黨組織設置,深化拓展“帳篷黨支部”“小牧屋黨小組”做法,探索建立4個聯村黨委,指導507個村(社區)“兩委”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按照“易記、易懂、易行”原則編排成歌謠或順口溜,推廣“紅黑榜”和“積分超市”等做法,認真學習借鑒“三級和議”群眾共商、“一帶五”等基層治理模式,扎實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和無職黨員定期述職,健全精準化、精細化聯系服務群眾機制,調動黨員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城市,貫徹落實《林芝市關于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工作方案》要求,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總)支部—小區(樓院)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架構,在全市范圍推動建立2個街道“大工委”、9個社區“大黨委”,68名駐縣(區)單位、共建單位黨組織負責同志兼任“大工委”“大黨委”委員,推動建設54個黨群服務陣地,不斷嚴密城市基層組織體系。扎實開展黨員“雙報到”工作,認真落實“群眾點單、組織派單、黨員接單”工作機制,推行黨員認領“微心愿”“敲門行動”等做法,組織200余個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活動650余場次,積極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服務管理新模式。
鄉村振興繪新篇
波密縣古鄉嘎朗村地處國道318旁和世界最大桃花谷——波堆桃花谷谷口,整個村莊坐落于國家濕地公園之中。2022年以來,嘎朗村鄉村振興“整村推進”、嘎朗濕地打造等一批項目建設全面完成。村黨支部借此機遇,主動謀劃、積極作為,打出“黨建+鄉村治理+特色旅游”組合拳,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202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1979萬元,農牧民群眾可支配收入達3萬元。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上半年,林芝市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制定印發《關于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方法路徑、運營管理和組織保障,通過探索村村聯建、村企合作、村社融合等發展模式,持續深化村集體經濟“5萬+”“50萬+”提質增量工程,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助推村集體經濟規范化發展。
“巴宜區百巴鎮色貢村堅持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活力,集體領辦產業,每個班子成員具體負責1個產業項目,先后帶領創辦牦牛養殖、茶館、飯館、服裝店、洗車場等實體產業26家,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00萬元。”色貢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普布次仁介紹。
黨員素質大提升
堅持把理論學習作為黨員提升黨性修養的重點工作來抓,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教育的首課和必修課,依托各級黨校平臺和黨性教育基地,持續開展黨員政治教育和黨性教育,全市廣大黨員捍衛“兩個確立”的意識更堅定、行動更自覺。今年以來,聯合市委黨校舉辦示范培訓班18期、參訓860余人次。持續深化黨員政治錘煉和能力提升,整合機關力量和基層自身力量,扎實開展“支部書記講壇”“黨課開講啦”活動,組建“紅馬甲”宣講隊、“市級優秀村級黨組織書記宣講團”,采取黨員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宣講形式開展專題宣講,推動黨員教育延伸到基層。
在米林市羌納鄉西嘎村黨員活動室里,村黨支部書記次旺平措正在給村里的43名黨員上黨課。“前段時間我到市里參加了黨校的培訓,學到了很多新的理論知識,今天黨課的內容就是把我學習的知識,與大家共同分享。”在熱烈的討論氛圍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從學理論知識,到討論如何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再到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整堂黨課氣氛歡快,大家收獲頗豐。
西嘎村黨員白瑪旦增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黨員,現在越來越覺得身上的責任重大,目前掌握的知識遠遠不夠,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黨性修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