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天,日喀則江孜縣金嘎鄉拉康村一段全新的水泥小道投入使用,不僅村民出行更加便利,村里每年運送秋糧也方便了不少。
路修好了,壓在鄉村振興專干次普心中的石頭也落地了。從來到拉康村工作開始,次普就經常能聽到鄉親們想要修路的心聲。
2019年,次普來到金嘎鄉,成為了一名鄉村振興專干。畢業于西南民族大學的次普,憑借自己扎實的文化功底和勤勉的工作態度,很快就成為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得力幫手。4年來,她一門心思撲在村里的工作上,“雖然條件艱苦,但看到煩心事解決后群眾臉上的笑容,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今后,我將再接再厲,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積極參與到鄉村建設中,為推進拉康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次普說。
金嘎鄉下轄8個行政村,每個村都配備了一名鄉村振興專干。經過精心培養,這8名鄉村振興專干已成為村里開展各項工作的好手。
“現在,我吃穿不愁,只是因為腿腳不好,出門不太方便,還好有邊巴卓瑪。她經常過來看我,陪我聊天,還幫我打掃衛生,真是太感謝了。”談起村里的鄉村振興專干邊巴卓瑪,金嘎鄉拉瓦村的孤寡老人倉木決感激地說。
倉木決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得知倉木決的困境后,邊巴卓瑪與駐村工作隊隊員經常幫助倉木決干家務活,陪她聊天、解悶。
拉瓦村平均海拔4217米,地處偏遠。今年23歲的邊巴卓瑪原本是鄉里的農牧專干,因工作需要,今年5月來到拉瓦村,兼任鄉村振興專干一職。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邊巴卓瑪經常拿著小本子入戶走訪,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將了解到的情況及時匯報給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以便能夠及時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漸漸地,平日里大家有什么事,也都愿意找她幫忙。
次普和邊巴卓瑪的故事是江孜縣眾多鄉村振興專干扎根基層、恪盡職守的縮影。他們深耕一線,為群眾謀福祉,為鄉村謀發展,在鄉村振興事業中發光發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