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
“2023年,全區完成人畜分離7.7萬戶、戶廁改造4萬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20個,1308個村(居)舊貌換新顏。”山南市乃東區扎西曲登社區居民白瑪對政府報告中的這句話深有感觸。
作為遠近聞名的“藏戲第一村”,近年來,為了發展文化旅游、鄉村民宿,扎西曲登社區動員全社區群眾,大力實施“廁所革命”、興建人畜分離設施、開展環境衛生評比,不僅成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還在2023年獲批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就拿廁所來說吧,我們家以前是兩塊板、三面墻,春夏秋冬臭烘烘。現在是亮瓷磚、白墻壁、能淋浴,一年到頭都沒異味,又方便又干凈。”白瑪說,“發展旅游民宿,人居環境可是必須搞好的‘重頭戲’。現在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環境衛生,不管到誰家,都是干干凈凈、亮亮堂堂的,全社區的面貌都煥然一新,生活環境是越來越好了。”
“政府工作報告上說,去年全區農牧民轉移就業人數達到64.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5.6億元,我就是這64萬分之一。”山南市措美縣玉美村群眾嘎瓦多吉笑著說。
嘎瓦多吉家以前主要靠種青稞、養牛羊為生,一年到頭賺不到多少錢。后來,隨著邊境地區發展的加速,對交通運輸業的需求不斷增大,玉美村看到商機,成立了運輸大隊,嘎瓦多吉成了運輸隊的一名司機,不僅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每年還能拿到分紅。他說:“以前的日子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收入低且不穩定,現在一個月能掙5000多元,家里日子越來越好了。”
靠著這幾年的努力奮斗,嘎瓦多吉攢下了不少積蓄。2023年12月,他以18萬元的價格買下了自己心儀已久的車,現在想起提車那一刻,嘎瓦多吉仍然抑制不住興奮:“我現在的生活都是黨的惠民政策帶來的,相信在黨的領導下,以后我們老百姓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紅火。”
切實感受到西藏發展脈動并從中受益的,不只有農牧民群眾,還有在西藏投資興業的創業者。
西藏“夜伴蜂聲”文旅公司創始人張亮富感慨道:“政府了解到我們有意愿發展養蜂產業時,在政策、土地、業務拓展等多個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持,讓我們有了現在這么大規模的生態體驗園和數十個養蜂項目。現在,西藏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是一個福音。”
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自治區“一號工程”,在2023年有著突出亮眼的表現。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西藏將持續推動實施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主動承接援藏省市產業轉移,建立跟進機制、強化要素保障,確保項目真正落地、建成投產。屆時,會有越來越多像張亮富一樣的創業者在西藏興產業、求發展、謀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駐村干部洛桑旺姆:沉到基層一線 辦好為民實事
駐村工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需要,更是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詳細] -
西藏農業農村界政協委員聚焦農牧民增收
農業農村界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彥賓說,要進一步促進農牧民增收,推動西藏特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