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林芝市朗縣洞嘎鎮堆村,是朗縣第一批整村搬遷的村子之一。
未搬遷前,老堆村12戶群眾居住在偏遠的嘎貢溝,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出行難,不通電?!?003年搬遷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特別是這十年來,在黨的好政策下,我們看病有醫保,出行有汽車,擰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日子越過越紅火?!倍汛宕迕衤迳T髡f。
瞅準家鄉發展的好時機,洛桑扎西大學畢業后便回到了家鄉,通過自學技術,經營起了一家廣告店。他告訴記者,廣告店去年收入超過20萬元。
近年來,朗縣洞嘎鎮堆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以促進群眾增收為核心,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健全機制,強化功能,補齊短板,挖掘特色,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效推進“穩發展、促振興”的良性循環。
機械租賃——
集體經濟“活”起來
2017年,堆村通過支部引領、黨群聯建的發展模式,由村集體共同籌集資金95萬元購買挖掘機,積極探索以機械租賃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
購買挖掘機后,村“兩委”積極爭取挖掘機租賃機會,安排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設備檢修、養護任務。2022年,堆村把握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機遇,大力推進村集體挖掘機出租,結合土地平整作業,實現增收15萬余元。截至目前,通過挖掘機租賃,實現每年戶均分紅5000至8000元不等。
此外,2021年,堆村通過朗縣首屆鄉村振興示范村(廣東援藏)項目競爭性評選會,爭取到總投資495.57萬元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人畜分離項目、總體雨污水工程、生活給水主管改造等。
牦牛養殖——
特色產業“牛”起來
堆村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但一直受傳統養殖模式的限制,牦牛養殖帶動村集體發展的作用并不明顯。
為開創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局面,2021年,堆村村“兩委”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頭學習牦牛養殖、蔬菜大棚管護等經驗,召開村集體經濟發展座談會,召集黨員群眾廣開思路、廣聚民智,著力攻克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探索適合本村的發展路子,先后成功申報、實施堆村牦牛短期育肥、援藏牦牛養殖項目,將牦牛養殖產業從群眾增收的主渠道變成村集體增收的新路徑。
堆村還通過黨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方式,動員全村26戶群眾分小組進行精細化放牧,構建科學養殖管理機制,大膽破除“惜養不殺”的陳舊觀念,有效提高牦牛出欄率,提升資金周轉率;通過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和實實在在的收入,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到村集體經濟發展中來。2022年,村集體銷售牦牛40頭,實現集體收入50余萬元,為全村26戶群眾戶均分紅9000元。村集體牦牛養殖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受益”逐漸成為堆村群眾的共識。
藏藥材種植——
富民抓手“強”起來
堆村獨特的地理條件、優質的生態環境為桃兒七、藏茴香、當歸等藏藥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近年來,堆村把藏藥材種植作為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強市場調研,外出學習取經,為發展藏藥材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年,村集體組織黨員群眾采摘、銷售野生桃兒七,實現村集體增收1萬余元。2023年6月,堆村依托百佳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資金,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桃兒七移栽、引水管道鋪設等工作,完成桃兒七集中試種36畝。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桃兒七采摘、銷售5500余斤,實現村集體增收3.8萬余元,桃兒七逐漸成為村民們的“致富果”“開心果”。
如今,走在堆村的街道上,道路寬敞整潔,微風拂過柳梢,家家戶戶瓜果飄香。環境改善了,群眾的思想也跟著轉變,參與村級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家園的積極性也更強了,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林芝市魯朗鎮扎西崗村村委會主任白瑪:守好綠水青山 做強鄉村旅游
第三屆中國西藏“環喜馬拉雅”國際合作論壇特別設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平行分論壇,凸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理念,體現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詳細] -
精準對接崗位供需 拉薩城關區多措并舉促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