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至8月西藏財政收支實現雙增長 截至目前已安排民生實事資金129億元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財政部門獲悉,今年1至8月,西藏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3億元,同比增長30.3%,其中稅收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0.5%,占比提升到67.6%,比去年同期提升9個百分點,是全區經濟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直接體現。
今年以來,西藏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優化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清潔能源、高新數字、通用航空、綠色工業等重點產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從配套能力、要素保障、市場空間等方面著手,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軟硬件環境,加快構建體現西藏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
財政收入指標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和風向標。今年以來,全區各級財政部門狠抓財政收入管理,著力挖掘增收潛力,全面落實各項退稅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實施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減免政策,頂格執行小微企業“五稅兩費”減免政策;加大中小微企業融資扶持力度,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大力引導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全區財政收入實現了量的明顯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1—8月,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3億元,同比增長30.3%,是全國平均增幅的3倍。其中稅收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0.5%,占比提升到67.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9個百分點,更是全區經濟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直接體現。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預算處處長劉武介紹,今年以來,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優化支出結構,增強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民生保障,持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投入,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強化財政預算管理,加快預算執行,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1至8月,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5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2%,為全國平均增幅的4.5倍。其中與民生相關的教育、農林水、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文化、節能環保等重點支出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
“今年,全區各級財政部門深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扎實辦好21件民生實事,截至目前,自治區已安排21項民生實事資金129億元,努力推動各項民生工作落到實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劉武說。
在支持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全區各級財政部門安排資金282.7億元,支持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發展,擴大普通高中異地辦學規模。同時,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落實好15年公費教育政策,教育“三包”經費標準年生均提高90元,并大力支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支持深化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
在支持實施健康西藏保障工程方面,共安排資金55.5億元,全區各級財政部門支持深化“三醫”聯動,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區域均衡布局,加強基層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鞏固拓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成果。同時,籌措資金1.8億元,支持37家縣區公立醫院供暖建設。
劉武表示,西藏在堅持應保盡保的同時,穩步提升各類社保待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月人均230元。另外,安排資金10.6億元,統籌做好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和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年人均11364元、5340元,二、三、四類區孤兒基本生活補助標準月人均分別提高172元、206元、232元,并安排“三老”人員補助資金1.5億元,補助標準月人均提高50元,組織開展重點民生資金專項整治行動,推動惠民政策落實落地。
“下一步,我們將合理劃分各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理順政府間收入關系,適度增強自治區調控能力。并持續優化轉移支付結構,進一步推動財力下沉,增強基層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推進自治區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還將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增強政策的引導和‘指揮棒’作用。”劉武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墨竹工卡縣日多鄉借助“中國農民豐收節”推介本土特色
金風玉露豐收景,田園秋色染鄉情。抱石頭比賽現場,選手們分別將100公斤重的石頭抱起,精神飽滿、奮勇爭先,整個賽場既緊張激烈,又妙趣橫生,精彩的比賽贏得了陣陣喝彩。[詳細] -
去年西藏青稞產量達83.23萬噸
青稞是西藏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高原特色農產品之一,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區糧食總產量的75%以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