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扎西曲登社區田間地頭好“豐”景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日前,記者來到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扎西曲登社區,看到數百畝小麥已經大面積成熟,一片金黃。金色的麥穗隨風搖曳,低垂的麥穗顆粒飽滿,長勢喜人。一臺臺收割機在麥浪間來回穿梭,一顆顆飽滿的麥粒順著收割機艙門傾瀉而下,源源不斷地被送上拉糧車,呈現出一派熱鬧的秋收好“豐”景。
“現在收麥子是越來越輕松了,以前5畝地要耗費小半個月,而現在大型收割機只需要四五個小時就能完成收割。”扎西曲登社區群眾德吉曲珍站在地頭,指著麥田里正在作業的收割機,看著一車又一車的麥粒,喜笑顏開地說:“今年,我們家種了8畝小麥,畝產量在800斤左右,麥子收完了,心里也就踏實了。”
扎西曲登社區第一書記拉珍說:“農業機械化在提高效率、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提升著農民對農業科技的信心和使用新型農機的積極性。”
對于扎西曲登社區的農民而言,“精耕細作”不再是“二牛抬杠”的傳統耕作方式,也不是掌握基本農事規律后苦賣力氣,而是將土地、技術、機械等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快速完成秋收工作,力爭增產增收。近年來,扎西曲登社區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進一步向精準、高效、智能轉變。
據了解,今年,扎西曲登社區共種植小麥513畝、青稞123畝,預計平均畝產分別達到790斤、620斤,累計組織投入聯合收割機36臺,助力秋收工作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乃東區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保糧食安全、穩民生保障作為首要大事,持續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專項整治,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工作,堅決守住耕地紅線。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成志愿服務小分隊,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抓宣傳、送政策、送技術、送法規,當起農業生產“宣傳員”“土專家”,他們手把手、面對面地指導交流農業實用技術,成為秋收生產中的新亮點,為圓滿完成秋收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打下了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一天一人一車一百畝——記日喀則市白朗縣嘎東鎮的“輕松”秋收
2023年,該合作社銷售青稞良種257萬斤、實現收入859萬元,托管服務2000畝、實現收入42萬元,深耕深松6000畝、實現收入35萬元。[詳細] -
青稞香里說豐年——西藏青稞產業發展綜述
近年來,西藏促進青稞加工產業集聚發展,獲批創建青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創建以青稞、牦牛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強鎮11個,推動縣級全域產業振興示范創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