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縣:“豐”景美如畫 農民秋收忙
尼木藏語意為“麥穗”,由于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這里的青稞比其他縣(區)成熟得相對要晚一些。日前,記者來到尼木縣看到,經過大半年的生長孕育,這里的萬畝青稞已成熟,進入收獲期,各村(居)正組織人力和大型農機全面開啟收割,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從尼木縣城向南出發,大約十分鐘時間,記者來到了尼木縣尼木鄉曲林村。放眼望去,大小不等的青稞田阡陌縱橫,在陽光沐浴下,金燦燦的色彩恰似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作。伴隨著陣陣微風,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撲面而來。農田里,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摘穗、脫粒、秸稈粉碎、裝車等工序一次性完成。村民們戴著手套、揮起鐮刀將機器收割不到的角落部位進行人工收割,確保應收盡收,收獲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在尼木鄉曲林村村民次珠家門前的小院里,記者看到次珠正忙著將收割的青稞堆成小山。剛剛從地里運回來的青稞從車上傾瀉而下,顆顆都像石榴籽一樣渾圓飽滿。次珠不時抓起一把把青稞,愛不釋手地掂量了又掂量。“我家種了15畝青稞,今年雨水也比較充足,收成很好,現在農業機械化了,給我們帶來了很大方便,早上開始打殼,現在差不多完工。”在鄰里村民的幫助下,大家將脫殼的青稞裝袋,青稞稈則被粉碎成節段,成為牛羊過冬最好的飼草。“我們平時都在外務工,秋收時會回來幫忙干農活。鄰里之間互相幫忙,加上機械收割特別快,目前,我們村秋收工作已完成80%左右。”曲林村村民吳堅說。
2023年尼木縣種植面積43623.89畝,其中糧食作物34255.13畝、經濟作物8240.5畝、飼草作物1128.26畝。截至目前,累計收割面積7325畝,其中糧食作物7212畝、經濟作物113畝。
尼木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久米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的原則,繼續抓好秋收工作,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力爭不誤農時、顆粒歸倉,最大限度減輕群眾的勞務投入,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旅游+”激活產業發展新引擎 “詩和遠方”點亮群眾致富夢
山綠了、水清了、人富了,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正是我區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真實寫照。[詳細] -
南木林縣致富女能手索朗:巧手編織夢想 指尖綻放風采
近年來,像索朗這樣的致富能人在南木林縣不斷涌現,他們扎根鄉土,發展特色產業,投身鄉村建設,不斷激發南木林縣鄉村振興新動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