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粒青稞變成富民產業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正是一番繁榮景象。
走進位于日喀則市江當鄉甲瑪卡村的西藏阿古邢巴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加工車間里自動化設備正在高效運轉,忙生產、抓訂單成了公司近期的關鍵詞。
該公司法人代表索郎歐珠介紹說:“青稞有3500余年的悠久歷史,是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青稞產品更是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是大家公認的‘綠色食品’,廣受市場青睞。”
日喀則歷來就有“西藏糧倉”的美稱,是西藏的糧食主產區。
2009年7月30日,索郎歐珠組建了日喀則市阿古邢巴農產品加工廠,開始與青稞產業打交道。2013年,他將該工廠注冊為西藏阿古邢巴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500萬元,經營精制糌粑、藏面粉、粉條、藏面麻花、各種餅干的加工及銷售,成為區內較大的糌粑、藏面粉加工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占地面積6666平方米,擁有水磨18座,水電及廠區硬、綠化公用基礎設施配套完整。
據索郎歐珠介紹,西藏阿古邢巴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遵循“公司+農戶+合作社”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充分發揮公司在小麥生產上的獨特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立足點,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為實現發展青稞、小麥產業,提升青稞、小麥產品附加值的奮斗目標,該公司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的產業化運作方式,促進青稞、小麥的產業化經營和規模效益的實現,形成以日喀則為中心的糌粑、藏面粉銷售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帶動更多農戶積極參與到青稞和小麥的種植,建成小麥種植、生產、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產業化經營體系;與科研機構聯合,運用現代加工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將藏民族傳統生產工藝與現代食品生產技術和設備工藝相結合,實現小麥生產加工現代化,設立公司產品研發部專門研發小麥傳統系列產品。
成熟的企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作貢獻。該公司成立以來,為江當鄉甲瑪卡村投資110萬元開發550畝農田,為雪瓊村投資400萬元開發1000畝農田;2018年,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政策,幫助帶動貧困戶20戶120人,易地搬遷2000戶;2021年,向桑珠孜區聯鄉達慶村捐贈價值2萬元的機耕;連續3年獲得“百企幫百村”榮譽稱號。
2011年,西藏阿古邢巴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被評選為日喀則地區級農牧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2015年,“阿古邢巴”被推薦為自治區著名商標。2022年,該公司營業額達1642萬余元,提供就業崗位28個,兌現工資151萬余元,分紅資金達39萬余元。
“我們要進一步擴大規模,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研發優質青稞、小麥等新產品,為當地農民筑起增收致富幸福路。”對于未來,索郎歐珠有著明確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村里人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了”
如何發揮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是每一個駐村工作隊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詳細] -
西藏鄉村振興之人才振興工作走筆:育好才 用好才 留住才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實現人才振興,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