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米袋子” 吃上“放心糧”——西藏扎實做好糧食保障和農產品安全供給
全年建成高標準農田131萬畝,超出年度目標任務5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達到396萬畝,工程形象進度和資金執行率均破歷年紀錄;
落實糧食播種面積288.9萬畝,超出計劃8.1萬畝,糧食產量107.3萬噸,其中青稞產量83.23萬噸,比上年分別增加1.15萬噸、3.11萬噸,實現糧食播種面積、產量“雙增長”,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
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301個,達到1315個,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試行范圍內新型經營主體開具率達70%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7.7%以上,比上年提高0.1%,農業安全生產形勢良好;
……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我區克服疫情和各類風險挑戰影響,實現了糧食增產增收、農產品安全穩產保供。
走進冬日的結巴鄉,仿佛步入綠色的童話世界——綠油油的冬小麥集中連片、長勢良好。有經驗的莊稼人看到此景,會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瞧,又是一個豐收年!
不過,幾年前的結巴鄉可完全不是這樣。結巴鄉農牧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次仁桑珠介紹說:“以前各村的地都是高低不平的,給農業生產帶來諸多不便。自從推廣農業機械化后,全鄉幾乎形成了集中連片耕地,農作物在種植、收割等各個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不僅提高了糧食產量,還解放了不少勞動力。”
結巴鄉的變化,是山南市乃東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南市乃東區把這項工作向各鄉推廣,各鄉各村將零散田地有效集中起來,通過機械平整,將差田變為良田、將荒田變為忙田,農村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助力村民多種糧、種好糧,把“藏糧于地”真正落到實處。據統計,2022年山南市乃東區建成高標準農田0.98萬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一半以上;全年糧食產量達到2.56萬噸,同比增長14%。
從全區來看,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區主要糧食作物(青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比2017年提高6.7個百分點;青稞良種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良種覆蓋率比2017年提高4.1個百分點;初步形成全區“1+3+N”的農牧業信息化數字底座;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耕地深松遠程作業監測等智能化裝備得到運用……乘著科技興農舉措的東風,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速度空前,近五年建設面積占總面積的六成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這一方面,拉薩市一直走在全區前列。
“這是我們去年研發的青稞啤酒,很受年輕人喜歡。”西藏藏緣青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緣青稞公司”)負責人陽昌軍介紹道。一旁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在工作人員操作下,幾條自動化生產線加緊運轉著。
作為達孜工業園區一家從事研發生產優質青稞食品、飲品企業,藏緣青稞公司始終致力于將西藏青稞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為此,我們組建了西藏高原特色農產品聯合研發中心科研平臺,并獲得‘拉薩市青稞深加工工程技術中心’認定,依托自主研發,通過訂單收購,年均轉化本地青稞2000噸以上。”陽昌軍說。
藏緣青稞公司只是拉薩市優質青稞深加工企業的典型代表。為滿足市場對綠色安全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在深化青稞良種繁育和規模化生產基礎上,拉薩市繼續做強做大青稞深加工、精加工文章,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和提質增效。2022年,全市青稞加工領域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發展至18家,產值達到近10億元,青稞加工產能達到2.4萬噸以上,投放到市場上的優質青稞酒、醋、糕點、酵素等各類綠色農副食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加快青稞、牦牛、飼草等品種選育,切實提高農牧業良種化水平;同時,樹立大食物觀的安全意識,推廣適合當地生產的新優品種,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努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和檢測能力,更好滿足群眾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鄉村旅游富民興藏
剛剛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詳細] -
2023年西藏計劃實施1337個鄉村振興項目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鄉村振興局獲悉,2023年,西藏計劃實施1337個鄉村振興項目,投資估算146.73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