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南市乃東區交出鄉村振興新“答卷”
近年來,山南市乃東區堅持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大幸福”工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2022年,乃東區建成高標準農田9800畝,全年糧食產量達到2.56萬噸。同時,乃東區通過深入實施以青稞、奶牛、生豬、藏雞為主的高原特色農牧產業發展戰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積極推進數字農牧業試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各類產業項目帶動410名群眾月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幫助村民多種糧、種好糧
冬日的乃東區結巴鄉,綠油油的冬小麥長勢良好,集中連片的土地讓人眼前一亮。“以前村子里的地都是高低不平的,自從高標準農田建設后,現在形成了整片,農作物在耕種收割時也更加方便,機械化的種植解放了不少勞動力。”結巴鄉農牧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次仁桑珠說道。
近年來,乃東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各村將零散田地有效地集中起來,通過機械平整,將差田變為良田,將荒田變為忙田,從而讓農村的田地得到充分利用,幫助村民多種糧、種好糧,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到實處。
記者了解到,2022年,乃東區創建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田5.3萬畝,建設二級種子田基地2700畝,種子統供率達100%;建成高標準農田9800畝,全年糧食產量達到2.56萬噸;乃東區良種繁育及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田通過自治區驗收。
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惠民產業
糧食豐收,離不開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乃東區農牧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土旦堅增告訴記者,自治區、山南市各級科技特派員在乃東區多次開展指導,乃東區委聘請8名自治區農科院資深專家擔任產業顧問,采取“公司+科研單位+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鞏固提升糧食、禽畜等傳統產業,深化發展設施養殖、綠色蔬菜、文化旅游等惠民產業。
農業機械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乃東區共有大型農機具種類5種、3800余臺。每年耕種季節到來前,乃東區會積極組織農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對現有農機具保養和調試,確保了各類農機具的正常運轉,從源頭上減少農機安全事故的發生。
日前,乃東區被認定為2022年度西藏自治區“農業強縣”,乃東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被評為全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先進集體。
產業項目帶動群眾增收
“農牧企業發展得好,我們農牧民群眾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產業園投產后,我們不僅能就近就業拿工資,還能學到養殖技術,大家都特別有干勁。”西藏宏農百萬羽智能化藏雞產業園工人強央卓瑪說。
在乃東區頗章鄉,西藏宏農百萬羽智能化藏雞產業園成了當地群眾就業的好去處,產業項目的落地為當地提供了90余個就業崗位,而隨著項目二期的建設,下一步還將吸收更多群眾就業。西藏宏農百萬羽藏雞養殖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養殖基地每天生產的雞蛋供不應求,二期項目建設投產后,新鮮雞蛋將能夠滿足整個西藏地區的市場供應需求。
2022年,乃東區通過深入實施以青稞、奶牛、生豬、藏雞為主的高原特色農牧產業發展戰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同時,積極推進以乃東青稞為代表,以宏農藏雞、萬頭生豬、矮化蘋果等為重點的數字農牧業試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各類產業項目帶動410名群眾月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山南市乃東區文旅融合促增收
長期以來,乃東區圍繞藏源文化旅游核心區建設,融合鄉村旅游、文旅融合、休閑旅游等發展方向,大力推進旅游設施建設、旅游服務升級、旅游線路整合等工作,推動旅游產業健康發展。[詳細] -
山南市曲松縣兜底保障民生增進群眾福祉
為持續增進民生福祉,2022年,曲松縣堅定不移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全力做好兜牢底線保障民生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