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科技,讓牧民發“羊”財
“過去都說養羊效益低,根本原因是擴群、育肥沒有計劃,綿羊飼喂不夠精細。近幾年,在西藏自治區農科院和改則縣農牧科技工作者的指導下,村民養羊更加科學、規范,村里的羊重量大大增加,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阿里地區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黨委書記尼瑪頓珠告訴記者,目前,搶古村僅綿羊一項,人均收入就達到2500元。
通過象雄半細毛羊科學養殖的前后對比,搶古村及周邊牧民群眾對農牧科技帶來的實惠有了一個更直觀的感受。
自治區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藏系綿羊科研團隊,從2018年起,在搶古村實施象雄半細毛羊育肥項目,建立了兩個藏系綿羊本品種選育示范基地,5個培育綿羊擴繁聯營合作社,新建綿羊圈舍等基礎設施286平方米,產羔率提高16%,改良效果非常明顯。科研團隊采取“放牧+補飼”的方式,開展綿羊短期育肥技術示范,每只羊平均增重17斤,育肥羊產肉量提高28%以上。據統計,2021年,搶古村象雄半細毛羊的肉、奶制品和羊毛的總收入達48.4萬元。
由于改則縣物瑪鄉象雄半細毛羊純種繁育,雜交改良效果好,適應性強,且該品種是環境條件比較惡劣地區宜養的綿羊品種之一。2021年,改則縣絨山羊良種擴繁場科技人員利用搶古村象雄半細毛羊擴繁廠,對搶古村綿羊實行新配種技術,羔羊成活率比改則縣的羔羊成活率高6%。
為盡快推廣實施新的綿羊改良技術,自治區農科院舉辦了15期以貧困戶為主體的綿羊品種改良技術培訓,幫助當地牧民群眾進一步增強科學養羊、增收致富的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金融助企紓困 支持經濟發展
27日,區黨委宣傳部、人行拉薩中心支行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金融運行情況。[詳細] -
西藏2022年上半年金融運行總量穩定
2022年上半年西藏全區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27日在拉薩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