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這十年
中國西藏網訊 7月1日,黨的十八大以來阿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在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新聞發布大廳召開。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攝影:賈華加
阿里地區行署黨組成員、副專員羅宏鵬介紹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在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兩省三企”無私援助和中央、國家定點幫扶四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當前阿里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民族團結、宗教和諧、邊疆鞏固、黨建加強、人民幸福。
2021年,阿里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7.65億元,是2012年的2.92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3億元,是2012年的2.35倍;地方財政收入由2012年的1.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2億元,是2012年的2.3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620元,是2012年的2.15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959元,是2012年的2.93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10年來,阿里地區投資530.64億元謀劃實施重大項目3867個。投資61.35億元實施重點能源項目54個,實施獅泉河鎮熱電聯產、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三區三洲”農網升級改造、通大電網等重大工程,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結束了全國唯一地市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
阿里地區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優化一產、壯大二產、提升三產,推動八大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轉型發展的主要動力、人民生活的主要指標,2021年第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達到8.15億元、24.35億元、45.15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1.91倍、3.62倍、2.89倍。
圖為阿里地區噶爾縣康樂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攝影:賈華加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阿里地區累計減貧6124戶23293人,實現7縣摘帽、139個貧困村退出,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利用不斷加強,國家級非遺項目得到深度挖掘和傳承保護,健康阿里建設全面推進,就業大局保持穩定,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圖為阿里扎達土林景觀 攝影:賈華加
生態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阿里地區成功創建為第四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區,創建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區1個、示范縣1個、示范鄉鎮13個、示范村居54個。2018年至2021年連續四年榮獲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考核優秀等次。
阿里地區把加快邊境建設、確保邊疆安寧作為重要戰略,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持續改善邊境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投資1.7億元實施25個抵邊村供電項目。穩步提高邊民補貼。有序推進極高海拔生態搬遷抵邊新村建設工程。深入學習貫徹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給卓嘎、央宗姐妹重要回信精神,積極引導守邊固邊群眾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精神。成功創建民族團結國家級示范地區。
羅宏鵬介紹,下一步,阿里地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四件大事”“四個確保”,聚力“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四個爭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勒布溝:奏響綠色發展“交響曲”
盛夏時節,行走在勒布溝,潺潺的溪流,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與錯落有致的特色民居相映生趣,優美的環境讓人流連忘返。[詳細] -
搬出山溝溝 過上好日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仁貢村積極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推動邊境小康村建設、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日子越過越美。[詳細] -
搬離極高海拔“生命禁區” 西藏2.6萬人生態搬遷工作啟動
29日,西藏自治區官方發布信息稱,山南森布日安置點二期搬遷工作已于6月25日全面啟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