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持續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工作: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
住有所居,是民之所愿。住房安居牽涉千家萬戶切身利益,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棚戶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近年來,拉薩市各級住建部門改進作風狠抓落實,把群眾訴求作為工作導向和努力方向,用切實有效的舉措著力提升人居環境,保障各族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為拉薩城市建設注入蓬勃動力。
在城關區加榮路德吉康居園小區,記者看到整個小區環境優美、寬敞干凈。按照智慧社區標準,該小區已配套了電子巡更系統、攝像頭全覆蓋監控、智能廣播、智能門禁等,配套的沿街商鋪、停車場等也一應俱全,過去“臟亂差”現象再也不復存在。
今年35歲的尼瑪次仁是加榮棚戶區改造安置戶,去年搬進了163平方米的大平層。“房間陽光充足,樓層間距很寬,小區里的綠化很好。以前都是土路,房子是土木結構,如今搬到有水有電、有暖氣有電梯、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房子里,相比起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尼瑪次仁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加榮社區371戶回遷居民對水電暖全通、環境舒適的新家園感到十分滿意。棚戶區改造,不僅改變了居民的生活環境,還帶動了周邊餐飲行業的發展。記者在加榮路看到,隨著德吉康居園的建成,周邊新開了很多餐館、藥店、蔬菜店等,已形成了商業一條街。商戶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家的火鍋店已入駐德吉康居園大半年時間,隨著人流量的增多,生意也越來越好。
記者又來到城關區加措社區新區,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整潔的小區道路和錯落有致的藏式風格住宅樓。走進居民達娃倉決家,140平方米的房子寬敞明亮,水、電等基礎設施齊全,天然氣、廣電網絡入戶,各種配套設施完善。
達娃倉決是加措社區3組居民,一家7口人。此前,達娃倉決一家所在的棚戶區均為土木結構的老舊平房,小區道路狹窄、出行不便。“以前的房子破舊,下雨天出門到處都是泥。改造后,現在的房子寬敞明亮,日常出行也方便了許多。”達娃倉決說。
棚戶區改造項目在改善住戶居住環境質量、解決低收入人群住房難問題的同時,還解決了城鎮棚戶區“臟亂差”問題、改變了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善了城市功能、促進落實城市規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面貌,讓群眾充分享受到黨和政府的各項便民利民政策。
“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加措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2017年開始拆遷,2020年10月,97戶群眾全部回遷。二期項目預計2022年10月完工并順利回遷。”城關區加措社區黨支部書記米瑪介紹說。
在加措社區棚戶區改造二期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忙碌作業,項目已基本進入后期階段。該項目設計了從80平方米到303平方米不同面積、8種不同戶型,均為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風格住宅。同時,二期項目增加了地下車庫,增設700余個機動車位和1000余個非機動車停車位。
拉薩市住建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副科長索朗達杰介紹,拉薩市城鎮棚戶區改造自2011年開始實施,全市各級住建部門狠抓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不斷改善城市面貌及居民住房條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通過棚戶區改造,帶動了建筑業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增加了社會就業。同時,拉薩市結合棚戶區改造,以土地置換為依托,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拉薩市通過棚戶區改造,使更多低收入群體告別低矮破舊的房屋,享受到城市的各項公共基礎設施服務,拉近了黨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索朗達杰說。
截至目前,拉薩市累計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項目73個3.07萬余戶,總投資46.1億元。其中,已完工2.59萬余戶,在建4800戶。拉薩市2022年棚戶區改造項目共計3個2967戶,估算投資約1.96億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市人社局積極推動求職人員多渠道就業
現場,求職者們穿戴整齊,手拿求職簡歷認真查看崗位信息欄,隨后挑選心儀的崗位,進一步了解崗位需求和福利待遇,并投上簡歷。[詳細] -
幸福大道越走越寬——山南市著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強吉村位于山南市瓊結縣拉玉鄉,距離澤當城區不到26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曾獲“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