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拉鄉:養蜂產業讓村民過上甜蜜生活
近日,夜伴蜂聲蜜蜂產業帶動山南市鄉村振興簽約儀式及蜜蜂首發儀式在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舉行。此次活動以“鄉村振興、守家衛國、甜美生活”為主題,旨在發展蜜蜂養殖產業、推動山南市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實現居民安居樂業。
不出鄉不出村實現增收致富
近日,夜伴蜂聲蜜蜂產業帶動山南市鄉村振興簽約儀式及蜜蜂首發儀式在山南市舉行?,F場,西藏夜伴蜂聲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夜伴蜂聲公司)負責人張亮富與山南市7個縣(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給各縣代表發放蜜蜂(箱)。
“養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變化,我們的收入都增加了。最讓我高興的是我學會了養蜂這門技術,不出鄉不出村就能增收致富。”來自錯那縣覺拉鄉的養蜂群眾代表普巴占堆高興地說道。
2021年,在覺拉鄉歷史以來沒有養蜂經驗的前提下,鄉黨委政府多次開展蜜蜂養殖宣講教育,讓當地農牧民對養蜂技術有了基礎認識和認知。同時,在去年養蜂試點中,夜伴蜂聲公司不僅免費給包括普巴占堆在內的6名報名培訓的農牧民進行養蜂技術培訓,還無償提供蜂箱,實現6人就近就便增收。
在熟練掌握養蜂技術后,普巴占堆多次在覺拉鄉范圍進行養蜂調研,發現有70%的農牧民都會種植油菜,這給養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今年,在山南市和錯那縣兩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夜伴蜂聲公司通過鄉村振興項目提供700箱蜂箱給覺拉鄉聯村專業蜜蜂養殖合作社運營,預計將增收60萬元。
提供蜂箱、技術以及銷路
2016年6月5日,張亮富帶著20個蜂箱和一頂帳篷來到西藏,扎營在山南野外的山谷里,親自養蜂釀蜜,一待就是5年。每天睡在蜂箱旁,夜夜聆聽蜜蜂釀蜜的聲音入睡,他把這些美妙的聲音錄了下來,在2020年做成了中國第一首蜜蜂釀蜜聲音做成的音樂,取名《夜伴蜂聲》,這是夜伴蜂聲品牌的來歷。
夜伴蜂聲公司扎根山南7年,致力于發展高原特色蜜蜂養殖,立志將西藏蜂蜜打造成世界級品牌,主要產品包括西藏野花蜂蜜、西藏野花蜂王漿、西藏蜂蜜面膜。公司還建立有占地200畝的西藏蜜蜂文化主題生態體驗園,集蜜蜂文化體驗、蜂巢特色民宿、科普研學及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為一體,總投資約2000萬元。
同時,作為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和乃東區招商引資企業,2021年,張亮富與山南市乃東區、錯那縣、措美縣合作,試點老百姓養蜂34戶,提供蜂箱、技術以及銷路,戶均增收1-2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實現智慧化養蜂達到500群
張亮富告訴記者,今年,他將完成夜伴蜂聲蜜蜂文化主題生態體驗園國家3A級景區創建、山南市級研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打造,并與乃東區、錯那縣、浪卡子縣、曲松縣、扎囊縣、瓊結縣、桑日縣7個縣(區)開展全面合作,共計投放蜜蜂2000箱,建設64個養蜂點,預計產值3200萬元,給村民分紅預計200余萬元,帶動村民就業約800-1000戶。
對于未來,張亮富也有著自己清晰的規劃。他告訴記者,未來3-5年,他將打造針對7個縣(區)的蜂蜜產品包裝一套,成為山南特色旅游商品。利用3-5年時間在山南市打造一個蜂蜜現代化工廠、一個現代化科研基地、一套完整的銷售體系以及500余個養蜂基地。
同時,將蜜蜂養殖發展到山南市12個縣適宜養蜂的區域,總規模達到10000箱,總產量突破300噸,總產值突破1.6億元。帶動當地農牧民4000-5000戶,分紅預計1000余萬元。實現智慧化養蜂達到500群,通過大數據制定出西藏蜂蜜生產標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領導赴西藏高校調研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26日,由自治區副主席孟曉林率隊的調研組赴我區高校調研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工作。調研組強調,各高校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和家長轉變就業觀念、提升技能,促進人崗匹配、供需對接。[詳細] -
西藏山南海拔3650米的蜂蜜產業帶動就業
5月28日,在海拔3650米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巔峰貢蜜蜂巢一號綜合體的養蜂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取蜜。[詳細]